日前,有位叫“平凡人”的网友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做《在莲花市场里的一场恐怖经历》,以下是原文:
端午节那天下午,我和同事去逛街买衣服,当逛到莲花市场"美丽在望"服装店时,事情发生了。我们走进“美丽在望”店看衣服,很奇怪,老板娘一直没有理我们,不过这也没关系,我们自己看就好了啊。终于看中了一条裙子,我就去试了。试完后我们问了价格,老板娘说要180元,价格一般,但作为消费者的我们还是很自然地问了一句:“可以便一点吗?”,这时老板娘没有理睬我们,她一直跟她的朋友聊天。而我想想也不是特别喜欢,就把裙子换下来了。由于是较窄的连衣裙,换下来时衣服反过来了。正当我把衣服交到老板娘的手上时,她粗鲁地说:“把衣服折好”,然后就继续跟她的朋友聊天。我吓了一跳,这样恶劣的态度我还是第一次遇到,但不想惹事的我还是乖乖地把衣服折好送回给老板娘。最后我嘀咕了一句:“这样的服务态度!!”
她听到了,就骂我:“哪有人把衣服弄反的?你是不穿衣服走在外面的啊!!”又吓我一跳,我说:“你是什么态度啊!”她又很窜的说:“没钱就不要学人家出来买东西!”哎,气死我了,我读了这么多书,在单位上班,虽然不是非常有钱,但几百元的衣服还是买得起的,她居然狗眼看人低,于是我大声说:“我的钱把你铺里的衣服都可以买下来呢”(事实上我有这个能力)然后她就骂我,说:“死扑街”(白话),还骂了其他我忘记了,反正我气死了,从来不说粗口的我也还击她:“你才扑街”…………
气死我了,我从不说粗口,也没被人骂过,端午节居然被骂了,心情超不好。
请大家记住店名,千万别去买衣服,否则你会受到伤害的,小心小心…………
接下来我会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我希望恶人会有恶报,社会文明高一点…………
原本路过的我,被“恐怖”这两个字吸引进来了。我老婆家就在莲花市场旁边,发生了“恐怖”的事,我怎么能不及时了解一下。一看之下,原来就那么一回事,原作者实在是文笔有限,还好意思说“读了这么多书”。再细读一遍,发觉原作者不嫌自己文笔之粗劣,都要写出这样的文字去极力描黑一些事情,不禁激起我的正义感,来把事情分析一下。我没到过现场,不知道实际情况是怎么样,就以原作者内容来分析。
读过这篇文章的朋友,有没有发现内里疑点重重?首先作者是以自己为中心,主观地去陈述这件事,企图令读者先入为主。什么叫做以自己为中心呢?大家请看原文,作者当时是在挑选一件180元“较窄的连衣裙”。逛过莲花市场的人都知道那里的裙子大多是80-100元左右的样子吧,一条敢于卖180元的连衣裙必定有它的过人之处,我相信应该不是连衣裙太窄,而是腰太粗了。由于腰粗却去赖裙子窄,这就是以自己为中心了。
再一个,老板娘所说的“把衣服折好”并不见得是一句粗鲁的话语。我猜老板娘是用白话说得“折番好佢吖”,虽然是少了一句“唔该”,总不至于粗鲁吧?但是这句话听在作者耳中就相当难受了。因为看到一件修身的连衣裙穿挂在衣架上这么好看,当穿到自己身上才发现它是这么“窄”,心里已经很不爽了,老板娘竟然还是这个时候请她折叠好这条“较窄”的裙子,能不冒火吗?
原作者还是一个言行不一的人。“不想惹事的”她,会在把衣服送回给老板娘的时候补上一句“这样的服务态度!!”,这是一种明显的挑衅行为,用白话来说就是“撩交哎”。“不说粗口的”她,还说了“你才扑街”然后是省略号,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此外,原作者还是一个言无仑次之人。“把衣服折好”这句话让原作者“吓了一跳”, “哪有人把衣服弄反的?你是不穿衣服走在外面的啊”一句话又让原作者“又吓了一跳”。这样两句话就吓了两跳了,那么她一天下来要吓多少跳呢,她活这么多年以来一共又吓多少跳呢?这样算来,到目前为止,不被吓得神经错乱起码也落个心肌梗塞了。
以上的还算了,毕竟是个人素质问题,但是睁着眼说慌话来戏弄读者这一行为才是让人最恼火。“我从不说粗口,也没被人骂过”这句慌话也敢说出来。大家或是身边有哪个18岁以上的朋友是从来没说过一句粗话的,18年来从来没被人骂过一次的,包括在家里或在学校,有的请站出来。凭良心说,如果真能找出这么一个人,我立马一头往墙上撞死了;要有人昧心说那么一句话来戏弄群众,我诅咒他脸上天天生毒疮和一辈子水桶腰! 在此我忠告原作者,不是那么“吓了一跳”、“读了那么多年书”和“从来不说粗话”简单的几句说话就可以把自己刻画成为很傻很天真的“天真娇”的!
最后,我还把原文的回贴都顺带看了一遍,发觉有几个是很明显的托,相信明眼人士也看得出这是故意安排进来误导读者用的。经过上述分析,相信读者应该大概明白原作者写此劣质文章的心态和目的了。整件事,就是由于原作者试了一件“较窄”的连衣裙,在恼羞成怒情况下还被提出折好衣服的要求而引起的,自那一刻起,在她眼中,一切都那么邪恶,一切都变得那么愤恨。恐怖的事,就是这样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