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牛平参加新塘代表团讨论
把握发展机遇 推动转型升级 建设幸福新塘
(记者陈华顺/文 孙毅强/摄)昨日下午,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增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叶牛平参加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新塘代表团讨论(上图)。他指出,当前新塘充满机遇和挑战,新塘镇委镇政府、各级干部、各村(居)要形成合力和共识,把握好当前的机遇,促进新塘新一轮大发展。市领导赖慕玲、何祥芬、李荣渝、邬卫东、张文远、刘荣照,市长助理李能坚出席讨论会。
讨论中,代表们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牛仔服装品牌、加强环境整治、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三旧”改造等议题,踊跃发言,积极建言献策。叶牛平认真听,仔细记,并不时与代表们讨论,交流观点,场面气氛热烈。
叶牛平充分肯定了新塘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十一五”期间,尤其是过去一年,新塘镇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调整转型、城乡综合治理、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新塘镇干部群众为此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在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基础设施、城市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等方面为新一轮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二五”期间,新塘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时代召唤着新塘涅槃新生,发展充满机遇,充满挑战,新塘要围绕进一步挖掘发展潜力,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形成合力和共识,大力推动转型升级,努力建设幸福新塘。
在昨天的讨论中,转型升级屡被提及。叶牛平指出,转型升级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所关注的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当前,关键的是我们要准确把握新塘所处的发展阶段,明确转什么型、怎么转型,升什么级、怎么升级的问题,对此要有深刻的认识,否则,转型升级就成为一句空话。转型升级不是针对某个产业而言,而是针对这个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来讲,是就发展方式而言,就是要将传统粗放、低效的发展方式转变为集约、高效的发展方式。就增城特别是新塘而言,在转型方面,就是要转变以往依靠直接投入土地、劳动力、资源环境等要素来推动经济增长的粗放低效的传统发展模式,依托建设广州东部综合门户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区位、生态等资源优势,吸引外来消费,引进高端人才,发展高端产业,科学高效配置优势资源要素参与功能分配、参与功能重构,实现从直接投入、消耗资源到利用资源参与功能分配的转变,从粗放低效的发展方式到高效集约的发展方式转变。在升级方面,要对资源投入和效益产出进行综合评价,坚持以最少的资源投入换取最大的效益为首要原则,把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作为产业升级的重要条件,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实施品牌战略,研究制定行业标准,占领行业高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叶牛平指出,新塘要重塑创业创新精神。“干了再说,分了再说”的创业创新精神是新塘取得瞩目发展成就的重要精神法宝。面对新一轮发展,新塘需要新的创业创新精神。一是要有所舍、有所得的精神。有所舍、有所得是新塘新一轮创业创新精神的首要要素,要理清哪些舍、哪些得,树立有舍才有得的精神和意识,为新一轮创业创新开辟空间。二是要有合作共赢的意识。摆脱以往单干、恶性竞争的传统思路,坚持抱团发展,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合作共赢意识和工作合力。三是要政府科学推动。要坚持政府主导,主动牵头、发动和组织,发挥政府在转型升级中“有形”之手的作用。四是要增强基层组织的战斗力。要把村(居)委、合作社作为推动工作的主体,在落实发展规划、发展集体经济、推进拆迁安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继而推动新一轮区域发展。
谈到广大代表和群众关注的“建设幸福增城”这个热词,叶牛平指出,幸福增城、幸福新塘是大家共同努力奋斗的目标。幸福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不同的发展条件下,不同的人群对幸福的理解和需求是不一样的,建设幸福增城、幸福新塘就是要解决现阶段大多数老百姓所需要的幸福。我们要以老百姓能不能感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在为老百姓的利益工作,以及老百姓能不能亲身体会到与其生产生活紧密相关条件的改善和改变作为幸不幸福的衡量标准,从大多数人的民生需求和保障需要出发,针对实际的水平和状况,办一些贴近老百姓的事,办一些当前阶段大多数老百姓需要办的事,从而实现大多数人所需要的幸福。增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