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扶百校”海珠增城结对帮扶互相促进

[复制链接]
维稳 发表于 2011-1-11 1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记者陈思敏)1月5日,广州市“百校扶百校”海珠、增城结对帮扶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我市小楼镇中心小学举行。广州市教育局基教处相关领导、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局相关领导、我市教育局相关领导和广州市“百校扶百校”支援与受援学校部分代表参加了会议。
    交流会上,5所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作代表,向参会人员详细介绍了学校与学校之间所摸索出来的沟通交流渠道,总结了一年来的结对帮扶经验与做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海珠区教育局副局长李明汉表示,很多人认为对口帮扶就是支援学校向受援学校输送经验,这是一种误解,农村学校有农村学校的亮点,城市学校有城市学校的特色,在大方面讲,城市学校有城市学校的优势,但也不能忽略农村学校的成功经验,一定要结合学校实际来取长补短。本着“平等、互助、双赢”的目的,此次结对帮扶,海珠区的支援学校也要多吸取受援学校的成功经验,才能把这些结对帮扶作用最大化,而要做出成效,不能一步登天,需要结对学校付出三到五年的不懈努力。
    我市教育局副局长刘仲华在会上表示,一年来,海珠区和我市一共34所结对学校从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与规划、学年工作计划、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美化与绿化、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安全教育等各方面进行了多次交流,并从多个角度进行了积极沟通,及时了解帮扶基本情况及存在困难,确定工作重点,共同制定了帮扶工作方案和学期工作计划表,帮助受援学校树立了发展意识。比如,增城中学在帮扶派潭三中的过程中,坚持做到“四有”、“四落实”,即有组织领导、有阶段性计划、有实施方案、有检查督导;落实时间、落实地点、落实人员、落实主题,多次举行了行政、级长、科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等不同层面人员的经验交流会,全方位、多角度推动结对帮扶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运作,有效增强了派潭三中的发展意识。
    据了解,为进一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广州市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2009年7月广州市教育局印发《关于实施广州市“百校扶百校”行动计划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义务教育“百校扶百校”行动。我市17所中小学校与海珠区17所中小学校结对帮扶,在过去的一年里,各学校积极主动地开展多种形式帮扶活动,互派教师、干部挂职交流,共同开展教研活动,推动帮扶工作深入开展并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绩。增城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居民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