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对越人石子大墓进行搬迁
越人石子大墓原貌
(记者黄丽萍 通讯员何其钊文/摄)记者从市博物馆获悉,考古人员在增城浮扶岭墓地考古工作中,发现一座越人石子大墓。日前,该墓搬迁工程已完成。
据了解,今年8月底,参加浮扶岭考古发掘工作的考古人员在南坡坡脚地势非常低的T0228探方清理出一座底铺河卵石的带墓道竖穴木椁墓。日前考古人员完成了该墓的搬迁工作。
据介绍,该墓虽因埋藏浅,被晚期建筑和农田整改破坏严重,但墓底结构保存基本完整,石子面椁板痕清晰可见。墓圹长10米,宽6米,墓道残长约5米,墓口到墓底最深0.8米。该墓葬是目前所见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铺石子木椁墓。从椁板压痕判断,椁室至少分前后室两个区间,可能有双重封门。墓室仅残存随葬器物24件,其中玉器2件(套),原始瓷器和印纹硬陶22件。由龙虎形牌饰和蓝色玻璃管组成的配饰与南越王墓同类器造型相似,年代偏早,原始瓷杯的精美程度也显示出墓主人的尊贵身份,推测墓主人下葬年代在秦至南越国早期,身份属于级别甚高的贵族官吏,或南越族一位首领。墓底铺石子属战国至西汉南方越人埋葬习俗,但棺椁制度和墓内随葬品体现出汉人风格,体现出该阶段“汉越杂处”的时代背景。增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