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稳食地图 细逛14条美食街

[复制链接]
迎亚运 发表于 2010-11-3 14: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前14条美食街区已形成规模经营效应,除海珠区太古仓滨水美食区、天河区食博汇这两条美食街仍在打造之中外,其余大部分均已完工。这些已改造完毕的美食街中,大多在环境方面进一步优化升级,不少街区的负责人表示,除了进一步完善街中美食,还会进一步把美食街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


  荔湾区广州美食园


  特色:主打西关风情美食特色牌,设有全市首条手信街。

  看点:附近有荔枝涌、仁威庙和荔湾湖公园等景点,适合一家大小前往游玩。

  记者提醒:美食街内的手信一条街,有皇上皇、利口福、致美斋、北园饼家等老字号,价格大多在10元上下,相当实惠。


  越秀区惠福美食花街


  特色:主营岭南传统特色美食和东南亚风味美食,还有不少本土小吃店。

  看点:已建好花卉长廊,完成光亮工程。


  荔湾区沙面欧陆风情美食区


  特色:现有白天鹅宾馆、胜利宾馆、沙面宾馆、侨美食家等特色餐饮15家,主营高档西餐。

  看点:许多欧式建筑已粉刷一新,对沙面历史文物建筑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同时对绿化、道路等增色,重新装修罗马石街道、绿道、喷水池、叠水泉为沙面增添一些灵性。


  海珠区太古仓滨水美食区


  特色:这条美食街到2013年才完成建设,将打造成集展贸、游艇、电影、餐饮、旅馆等高端业态于一体的城市滨水美食区,美食以欧陆风情为主。届时南粤家宴酒家、嘉华海鲜酒家、太古坊、唐苑酒家以及红酒屋等餐饮企业将进驻此地。

  记者提醒:目前太古仓旁的餐厅只有唐苑酒家、南粤嘉宴,还有一家西餐厅,消费都偏高。


  天河区食博汇


  特色:将建成可容纳100多家国际、东南亚美食品牌及精致时尚酒店、SPA和KTV房。未来将成为广州最好的美食总汇。预计2011年元旦才能对外营业。

  现状:该路段目前食肆稀缺。


  天河区体育东商务美食街


  特色:以纯正粤菜和异国风味为主,兼有少量湘菜和川菜,共有15种不同风味,是该区白领的“饭堂”。

  记者提醒:由于体育东商务美食街大部分餐厅藏身在写字楼内,建议街坊先上网做好功课,而午餐和晚餐餐厅常年爆满,最好预先定位。另外,由于停车不便,建议各位搭乘地铁或公交前往。


  白云大道美食长廊


  特色:全长3公里的“长廊”林立中高档酒楼二十余家。美食长廊初现规模,既有上档次的唐苑酒家、金华安酒楼、茶山庄等,也有打“家常菜”牌的猪肚包鸡、湘雨楼等。

  记者提醒:各食肆相对分散,有的两家食肆相隔五六百米,食肆前多有停车场,食客自驾车前往较为方便。


  黄埔区丰乐北美食街


  特色:以大众化消费为特点,主要是主营粤湘川等风味的餐馆。

  看点:食肆的外观装修后更具岭南风情,有的改装成骑楼,有的变身锅耳屋(即屋顶两端突起,很像锅耳,在旧时的广州象征丰衣足食)。另外,美食街经排污、排烟系统改造后,下雨水浸现象也改善了许多。


  南沙区十九涌海鲜美食街


  特色:主营南沙各种海河产品,有8艘小渔船,可提供出海游服务。

  看点:原本充满农家风情的海鲜食肆纷纷装修成较上档次的酒楼,小渔船改装成帆船,增加热带风情树木花卉供游客拍照。

  记者提醒:食街内的购物区有海味、土特产和水果等多种特产出售,方便街坊采购。


  番禺大道美食区


  特色:以长隆旅游区为依托,餐旅联动,以番禺河(海)鲜特色美食为主,综合各国风味饮食。长隆

酒店、四海一家、成记海鲜酒楼、渔民新村、四海一品、新南海城等知名酒家聚集于此。

  记者提醒:番禺大道连接新光快线、华南干线、洛溪大桥等主干道的出入口等处,均有番禺大道北美食区指引标志,方便自驾车街坊前往觅食。


  喜立登(花都)饮食风情街


  特色:初步建成具有岭南特色的大型园林饮食专业街。

  现状:二期项目已在试业。里面主营各种外国菜系,汇聚了韩国、日本、越南、泰国、法国等多国风味美食。而以燕鲍翅、大禾寿司、上岛咖啡、毛家饭店等为代表的众多美食商家最近已投入运营。


  萝岗美食街


  特色:汇集了南北风味的餐饮店、农家菜等十余家食肆,以大众化消费为定位。

  现状:美食街两侧已整饰一番,周边交通环境得到优化。


  从化温泉美食街


  特色:以农家菜为主。

  记者提醒:美食街沿街已装饰一新,并设立美食指引牌。同时,也主推农家乐旅游生态文明村,游客可边游览充满原生态风光的原生态村,边品尝农家菜。


  增城市生态美食园


  特色:引进鲁、川、粤、闽、苏、浙、湘、徽这“中华八大菜系”。

  看点:园区毗邻旅游节美食广场表演区和小吃街,八大菜系美食园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在建筑设计方面,属于岭南园林小景风格。


  街坊意见

  有特色更要平民化


  14条美食街陆续建成与街坊们见面的同时,不少食客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其中最为集中的就是美食街既要有特色,又要够大众化。

  如家住沙面的街坊雪姨反映,在沙面欧陆风情美食区每人消费动辄上百元,街坊常说消费不起。雪姨告诉记者,附近只有在沙面三街的一家无名小店比较实惠,“我们常叫一个38元的套餐,算是比较便宜了。但每到中午12点后的下班时分,就会人满为患。”除此之外,平时就只能到便利店买面包、牛奶套餐,或者打电话到附近十八甫的大排档叫外卖。“其实最好增加一些平民化的大排档。”雪姨建议。

  在体育东商贸美食街一带写字楼上班的白领黎小姐也反映,该路段原本消费已是人均上百元的高价位,最近更是继续提价,“我发觉带饭盒上班的同事比过去多了,大家都希望若能多一些大众化的餐馆,会更好。”黎小姐说。


  专家解读

  美食街要吃出文化


  迎亚运,广州市14条美食街应该如何打造呢?记者就此采访了美食界资深人士和有关部门的意见。

  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主席甄文达建议,这些美食街应该不但为本地居民服务,还应变成旅游景点,广东美食应成为展现广府文化的一扇窗口。他说,可借鉴不但能吃还能玩的泰国美食街,另外在一些地道四川餐厅中设有变脸表演,在成都的情侣一条街中既有“张飞牛肉”这类知名川菜小吃,又有穿三国演义服饰的演员活动。“广州的美食街可像这样以当地文化配小吃,在美食旁边设有相关的文化设备,如安排演员唱粤曲之类。”另一方面,他提到,亚运前后,广州的美食街应该做好卫生工作,成为全国美食街都可借鉴的卫生模型。

  广州市经贸局饮食服务处的徐处长表示:“美食本来就是旅游的元素之一,我们正在努力把美食街打造成为旅游景区。”

  徐处长透露,11月6日至12月5日,“广州亚运美食文化节”将隆重登场,同时,各区还将开展一系列美食周活动,直至至亚残运会闭幕。如荔湾区将举办“沙面欧陆风情美食嘉年华”、上下九步行街特产食品街、荔湾美食一日游等活动;海珠区将在太古仓组织红酒展示和免费品尝等。

  对于市民希望美食街更为平民化等意见,广州市经贸局饮食与服务处的范处长表示,不同美食街区有不同的特色,不能全都一味追求平民化与大众化,但街坊们可以向各区的经贸局反映意见,也可以登陆广州经贸网咨询。另外,在广州经贸网上也有各美食街区的指引。

信息时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新居民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