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多措并举帮扶留守儿童
文/图 记者 陈剑婷 通讯员 汤勇勤
小楼爱心义工队部分队员合影。
扶贫帮困工作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民心工程。为切实解决困难群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科学发展成果,小楼镇实施爱心志愿服务工程,组建爱心义工队,发挥党员、团员志愿者和妇联“爱心妈妈”的作用,定期为孤寡老人、孤儿、留守儿童、单亲家庭提供上门慰问和心理疏导服务。近日,小楼镇爱心义工队走进校园,广泛开展“创先争优献爱心,关爱儿童促和谐”活动,以此带动全镇乃至全社会更多热心人士加入这个爱心行列,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实际行动关心儿童,支持儿童,为未年人健康成长,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爱心义工队启动帮扶留守儿童活动
据了解,小楼镇是我市发展汽配劳务经济的“黄埔军校”,全镇接近三分一人口即15000多人外出经商务工,现有留守儿童856名分布在全镇20条行政村。“留守儿童”作为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的农村基层群体,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情感的呵护和思想认识的引导,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针对小楼镇留守儿童数量多、分布广的情况,小楼镇爱心义工队通过镇妇联、团委等部门牵头,把关爱留守儿童纳入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发动镇政府职工干部、“爱心妈妈”、学校教师加入帮扶留守儿童行列,专门面向留守儿童的学习、心理、法律和平安自护等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帮扶和关爱行动,从学习、生活和精神等方面关爱留守少年儿童。
9月30日下午,小楼镇爱心义工队启动帮扶留守儿童活动,一行56人分组走近辖区腊圃、沙岗、竹坑等6间农村小学,给当地205名留守儿童送去关爱,带去温暖。在活动现场,义工队成员和留守儿童面对面、手拉手谈心、玩游戏,打成一片,欢声笑语洋溢在校园中。在沙岗小学就读六年级的刘玲钰告诉记者:“在玩‘双人套报纸跑步’的游戏中,我们组赢了,拿到了很多奖品。今天哥哥姐姐们过来跟我们玩游戏、聊天,我们觉得很高兴。”
据爱心义工队成员介绍,爱心义工队将采取课程辅导、谈心、游戏等多种方式,在学习上、生活上、物质上、心理上结对帮扶留守儿童,激励他们树立起自强自立的精神,做生活的强者。为便于活动开展,爱心义工队建立了一校一名联系人联手各村小学制度。目前,已通过调查摸底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确定了志愿者的帮扶对象等工作,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思想等情况进行及时登记,为工作提供详细资料。同时,爱心义工队还将与留守儿童家长建立信函、信息等沟通渠道,定期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动员留守儿童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慰问孤寡老人等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以感恩的心回馈社会。
“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大手拉小手”
“爱心妈妈”是爱心义工队中关爱留守儿童的一支最活跃的志愿者队伍,按照“就近就便、重在实效”的原则,爱心义工队发动同村的“爱心妈妈”和留守儿童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签订“爱心结对卡”,通过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个月了解一次留守儿童在校表现情况;每月与留守儿童通一次电话或写一封信谈心;每学期陪留守儿童过一个有意义的双休日;每学期资助一批学习用品;每年帮助留守儿童学会一项技能或新本领,以引导全镇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一对一”长期持续的定向帮扶目的。
“同村的‘爱心妈妈’帮扶同村的留守儿童,更利于在日常生活中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感情思想变化,使‘留守儿童’感受到更亲近的温暖与亲情。”小楼镇妇联一负责人告诉记者,爱心义工队还联系各学校辅导员,进一步深化“手拉手”活动内涵,架起社会与留守儿童之间奉献爱心、帮困助学的桥梁,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多读书、读好书”,为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等困难少年儿童群体送去爱心和希望,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
小楼爱心义工队走进校园,与留守儿童面对面、手拉手谈心、玩游戏,打成一片。
增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