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某医院收费的“凑整费”曾在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近日,增城新塘的街坊何先生告诉记者,他不仅遭遇了“凑整费”,而且发现同一张收费单居然被先后两次凑整了,这“凑整二次方”到底是真是假呢?
遭遇“精度费”刷银行卡也要扣
何先生告诉记者,本月9日起,他因工伤数次到新塘的水电某局医院就医,在当时医院开具的红色收费单据上并未发现不妥之处,但是直到26日,公司财会说不能按照红色收费单据上的“治疗费”笼统概念报销,必须到医院打印出所用医药费的具体清单。何先生在医院打印出清单后,发现自己竟也遭遇了深圳的“凑整费”,只不过换名叫“精度费”,六张清单上都有“精度费”一项目,从一分到五分不等,总算下来是被多收了0.15元。
“当时我还以为是用了什么精密仪器的费用,怎么会是那么点零头,医院工作人员说是凑整数的费用。”但令何先生困惑的是,他根本不是使用现金,而是用银行卡付费,完全可不用四舍五入正常扣取,但医院的收费系统依旧是收取了所谓“精度费”。
记者查阅了深圳凑整费的报道发现,宝安人民医院还是表示过,若刷社保卡支付医药费,计费可以精确到分,不用如此凑整,只对现金付费无法分币找零时才那样收。但何先生即使是刷卡,也同样被凑整了。
质疑从无“四舍”惊现“凑整有二次”
何先生还质疑道,为何全都需要“五入”让患者多交了一分到五分不等,却没有一张是“四舍”的,让患者免交一分到四分。记者经查看也发现同一张清单竟被重复地“凑整”了两次。其中在条目“MS针(0.9% 100ml)注射剂 一支”一栏里,单价是5.175元,但收取的金额是5.18元,显示已被“五入”了,同样“一次性输液器一支”,价格本是1.936元,但收取金额显示已变为1.94元。其实这就相当于在单栏上已操作过了“凑整”程序,结果整张清单汇总时,又再强行加入“精度费”项目来凑整操作。
记者就此事咨询了该医院收费处,工作人员表示这种收费方式是经过物价部门批准的。记者查阅资料看到,广东省物价局与卫生厅联合下发过《关于医疗服务收费现金结算尾数取舍问题的通知》(粤价[2000]195号)文件如此规定,“为解决医疗服务收费现金结算难以找零问题,经研究,决定自2000年9月1日起,医疗单位的医疗服务现金结算以每一最终结算收据的总金额为单位,起尾数保留到角,角以下四舍五入。”
按照该规定,有两个关键点,一是“现金结算”时才适用,二是“以每一最终结算收据总金额”进行四舍五入。何先生使用的是银行卡,并非使用现金结算导致难找零,其次,不仅在最终结算总金额时进行了四舍五入“凑整”,就连细到每一单栏价格都分别“凑整”了。
信息时报 记者 钟俊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