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大跌只能是个梦:房地产市场在未来仍将维持繁荣

[复制链接]
abc0378 发表于 2010-9-24 21: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房价大跌只能是个梦:房地产市场在未来仍将维持繁荣
  
   前言:
   ---- 如果看空中国经济,看空房价,那就直接做空股指期货和房产股好了,现在还来得及,到明后年就可以成为胡润排行榜人物。
  
   看了天涯几篇有关房价的文章,虽有所收益,但是看到所谓的专家长篇大论,引经据典,但是在误导大家,很是觉得有必要写一点,至少让大家能够一起用自己的眼光来看房市的未来。专家误人,是因为其根本没有考虑在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以纯经济学理论来谈经济,这是可笑的。纵观各个独立国家的经济历史,政府政策才是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参数,经济是为政治服务的。在自由市场经济的外表下,各个政府都是幕后操纵经济的庄家;在中国,现阶段的政府政治目标就是“和谐”和“发展”,政府在经济中的其经济的主要目标是“用高增长来创造就业机会”;主要任务是 “调整经济结构;削峰填谷,拉平经济波动,使之稳定增长”。
   中国政治上是个完全独立自主的国家,政府的经济政策是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参数;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如日本等一些小国家政治上是不独立的,例如日本还是被占领国家,被美国和俄罗斯占领,他们的经济必须依赖背后的政治体--美国,政治是经济的基础,有美国强权的政治和军事体系才决定了 美元是世界结算货币;
   还有有些观点,“热钱”的流入流出主导中国的房价这点,那是更可笑:中国整个房地产业规模在100万亿左右,其中住宅在70万亿左右。区区3、4千亿美元热线即使全部流入房地产业,也只是占2%-3%的总规模,根本无法决定其趋势。另外中国宏观经济的外向度只有30%左右,怎么只能用美元及其利率的的变化 就可以预测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是70%的内生经济主导了中国经的济发展,2009年中国经济的快速的恢复,带动全球经济的恢复,就是证实了这一点。 ---- 在研究中,要分清主、次,分清数据的"大",“小”,才能知道他们的作用的大小;
   没有实践就没有真知,研究房产如果只是纸面文章,没有深入在房地产业界实践过,不知到底是什么主导了中国的房价, 就来谈什么时候房价大跌,这是很可悲的。其实很多行业里面的人知道,往往外行只是看热闹而已。 房市评论的小丑“牛刀”、“伪专家”谢国忠等不知道害了多少人, 大家只要百度一下这2位,他们2003年来说的话,你就知道他们完全是“反向”指针,从来没有对的时候。 牛刀的狂言并不要数据,只要能引人注意就成功,这是小丑的伎俩。而谢国忠是带着国内外高帽的“伪经济学家”,无非想提高点名声,混个好工作而已,但是也还是最终被 “大摩”清扫出门,南郭先生的命运。希望天涯不要出这样的人物。
   ----请大家读文章要注意,只有成功的行业专家的话正确率才是最高的。其他媒体吹捧的所谓的经济学家、教授、学院派人士 里面很多人都是“伪”学者,如果他们的理论是正确可行,他们都是 “大富豪”了,用不着为区区一点稿费和会议费用四处奔劳;
  
   在研究房产人里面,可以参考 任志强、王石等研究,他们浸淫在这个行业几十年,并且是成功的。百度一下他们的以前10年以来讲的话,基本上都是正确的,所以他们也同时获得了大量的财富;
  
   在研究全球的宏观经济,特别是外汇和利率方面,也同样如此。例如我们可以学习索罗斯的文章,他也是完全是实践中来,是个成功的专家。大家百度一下就可以了解他的看法,你会发现他的看法在历史上基本上都是正确的,所以他得到了巨大的财富。
  
   本人作为一个投资研究人员,下面的理论也只是个人实际的研究,仅为参考:
   房地产市场在未来仍将维持繁荣,东部地区至少5年,中西部10年以上,但是整个行业2015年左右到达增长的拐点,但并不一定下降。。
   1)以政府的角度宏观的来看: 房地产是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政府的目标要维持财政收入的稳定;
   房地产业和烟草业一样,其实是个税务局,并且是个最大的税务局。现在实行的是临时营业税,并且是极高税率:新房的约55%的价值被征税。未来将以物业税等形式长期征税;现在这个税务局的税额占总财政收入的比例约30%。参考欧美的比例约为50%,所以现在还在发展期。---这块奶酪没有任何人能够撼动它,只有物业税推出取代营业税时,房价才可能退潮。现在这部分的税收主要被用来做基础建设。
   注:这里再次重申,不要把中国和日本、台湾、泰国做经济比较,特别是房市比较,因为最基础的政治体是根本不同的,就像不能把孩子和大人比一样。
   2)政府的货币政策是房价上涨的最直接原因:货币供应量在未来5年依然会居高不下,实际的通货膨胀率维持在高位;
   中国经济的高增长背后是货币发行量的高增长,10年来,每年货币供应量增长都在14%-18%之间,而实际的GDP增长在9-10%左右,按简单方法计算,两者相减,每年实际的通货膨胀率在5%-8%之间,(2009年简单相减 达18%左右,这个会影响2年时间)。大家可以参靠下表:
  
  
  年 GDP GDP名义 货币 调研地区
   增长率 发行量 增长率 储蓄总量 米价 二手房价
  --------------------------------------------------------------------------------------------------------
  10年倍数 388% 530% 565% 244% 437%
  --------------------------------------------------------------------------------------------------------
  *2010 385000 13.1% 71万亿 17.2% 700000 4400 7800
  2009 340507 13.2% 61 27.6% 598000 4000 6556
  2008 300670 16.9% 48 17.9% 466203 3100 6013
  2007 257305 21.4% 40 16.8% 389371 3000 6025
  2006 211923 15.7% 35 15.8% 335460 2900 5948
  2005 183217 14.6% 30 17.8% 287170 2800 4214
  2004 159878 17.7% 25 14.5% 241424 2800 3484
  2003 135823 12.9% 22 19.5% 208056 2320 3627
  2002 120333 9.7% 19 17.1% 170917 1700 2175
  2001 109655 10.5% 16 17.9% 143617 1800 1830
  2000 99215 10.6% 13 12.6% 123804 1800 1783
  --------------------------------------------------------------------------------------------------------
  
   铜价 金价 原油 和田玉 股市 储蓄利率 贷款利率
  ---------------------------------------------------------------------------------------------------
  371% 361% 231% 3000% 145% 41% 70%
  -------------------------------------------------------------------------------------------------
  55595 8282 530 60000 2900 3.60% 5.94%
  45845 6508 483 50000 3075 3.60% 5.94%
  59039 6139 840 45000 2550 5.58% 7.74%
  65691 5138 548 35000 4589 5.22% 7.38%
  68185 5191 607 25000 1649 4.14% 6.84%
  32841 3616 525 15000 1123 3.60% 6.12%
  25730 3305 336 9000 1379 3.60% 6.12%
  17797 2968 238 5000 1460 2.79% 5.76%
  15452 2526 221 2500 1671 2.79% 5.76%
  16000 2296 221 2200 2001 2.88% 6.21%
  15000 2296 230 2000 2004 2.88% 6.21%
  ---------------------------------------------------------------------------------------------------
  备注:所有数据为约数。其中商品期货、股市的价格以8、9月平均价为基准,具体取9月20日附近60均线价格,美元汇率在2007年前按8.2;2006 7.5;2007 7;2008 2009 6.8; 2010数据参考2010年9月数据推测;存贷款利率按年中间值计算;
   因表格问题,栏目标题 依次为 "年" "GDP亿元"GDP名义增长"货币发行量万亿元" "货币发行""增长率""储蓄总量亿元" "江苏梗米价格元吨""南通二手房价元平米""铜价格元吨""金价格元盎司""原油元桶""和田玉一级山料元吨""股市上证指数""存款利率5年期""贷款利率5年以上"
  
   从上表,其实大家都可以看到,其实房价同比(货币增长530%-实际经济增长约100%)为 1,10年来其实只是跟上实际通货膨胀速度而与。铜价、金价和原油因为可以国际贸易而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其实相对在降价。米价实际降为10年前60%,主要原因农民一直是底层阶级,收入增长
  最慢,加上农业税改革影响,只有这样,劳动力才会进城,城市化才能进行。而10年储蓄则降为原购买力的的30%左右,损失惨重,食利阶级在中国一直是要消灭的目标,可惜真正打击的大部分普通没有金融知识的老百姓。同时借贷者成为最大的赢家,债务被通货膨胀蛀掉了60%。
  
   以史为鉴,可以知道未来。大国的政府都是中庸的政府,要保持政策的一致性,除非发生大的变故,中国的政府也不例外。未来5年的货币发行量将会继续保持在13%-17%之间,以保证经济的增长,带动就业。所以如果未来5年全球没有大的战争、没有大的自然灾害,我们就可以基本预测到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房价增长等;
  
   3)从供需关系来看房地产:住房市场依然在需方市场。过去10年一直处于需方市场,到2015年左右估计供需平衡;
   再次挺一下任志强,他一直用数据和事实说话;
   房地产经济现在是中国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中国总的来说还是发展中国家,虽然大部分东部地区已经可以和发达国家媲美,但是国土面积和人口占大部分的中西部地区还是很落后,觉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中国城市化率现在大概接近50%,其中已经包括在城市打工的农村民工。去除15%左右可能永久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等,这意味着未来 还有至少25%以上的人口还需要进入城市寻找工作;看人口出生表,1990年中国人口达到出生高峰,约2600万人,新增就业需求的高峰点会出现在2010-2015年之间;每年有接近1800万以上来自农村的年轻人要进入城市工作(含农村的大学生),这些人到城里工作,必须要住房,不管租还是买。
   因为住房的弹性需求很大,但是经济在成长,消费的水平也在不断增长。按现在的住房平均消费水平计算,城镇平均居住面积约20到30平方,新进入人口在城市立足后,大部分终究会达到这个消费水平(无论租还是买),则每年需要新建住房4亿到6亿平方米。参考一下近10年来房地产竣工的数据,近2年住宅竣工面积才达到这个值,前面几年的住房需要还没有得到满足。所以未来几年,住房依然在需方市场。
   2015年左右将是房地产一个增长拐点,房地产市场的供需达到一个平衡。初步综合估算2012、2013年后进入城市的新人数将减少,今年来高考人数的减少其实已经告诉我们 3、4年后进入城市的人数在减少,而房地产开发继续在保持在增长,正好填补了前几年的需求。
   注:研究经济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就是研究其最末端:人。研究参与的人的数量的变化,以人为单位的金额的变化等。简单的把人看做移动的钞票:在公交车上 是一大堆 1元硬币在上下;在电器商场是 700元左右的钞票在进出门等等。拥有这个“钱”眼,你就可以看到 “财富”在那里是最集中的,是在流出还是流入,有没有机会参与;
   3)房价是否泡沫:从3个主要指标方面看房价,总的来说全国的房价是正常的
   a、实际收益率泡沫;去除通货膨胀带来的收益率
   房产作为投资品:投资回报率是影响房价的最基本的因素,以租金回报率看,大部分城市的房子的资本收益率高于或接近2.25%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因为中国的房产大部分是主要消费+部分投资作用,交易的目标性不强,加上房子房贷比例不高,所以可以忽略交易费用,直接用租金回报率可以衡量,高于这个有投资价值,因为中国人投资渠道很少,能比储蓄好或持平已经很好了。物业税的出台,直接降低所有房子的收益率,从而引起房价降价预期;
   有关利率上升,够降低投资收益率,房价的下降问题,这个主要看房子在现在中国,是主要是消费功能,还是投资功能的问题,我的认为主力的人群还是在用于居住这个消费功能,投资的功能只是辅助的,加上贷款的比例不高(新房25%,总6%),加上未来几年,中国的利率变动很小,基本不会影响房价的主要趋势。利率的作用主要是调节整个经济活动的,在大部分企业都处于艰难时期,还没有恢复。政府的政策最优先考虑的是企业的存亡,因为企业才是就业的主力。
   b、消费能力泡沫:因中国特色的3家人买1套房的消费模式,总的看,房价没有消费能力的泡沫
   房价收入比是很多人衡量房价是否合理的一个标志;但是因独生子女的原因,中国有3家人合买一套的特色消费模式,使得中国的房子消费的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房子主力的需求在在于新进入城市的人员,其中大部分是农村进入城市的年轻人,他们工作3、5年后就有购买第1套房的需求;
   2009年,中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5000元; 2009年,中国全国的平均房价约5000元,按70平方米一般中国家庭认可的第1次购房房型,单套平均价为35万。中国特色的3家人买1套房的消费模式,使中国房产消费能力提升。按50%的城市化率计算,买房的3家人一般的构成为3个城镇人员+3个农村人员,年可支配收入合计为6万元,房价收入比为 6,基本在一个合理范围内;
  对于北京、上海等大部分沿海城市的房子的需求,在中国并非是主力需求,而是一种改善性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稍稍分析这些消费需求,例如在上海,交易的房子里面,100万元以下的房子约有12%,对于 3家全部为城镇人口的家庭来在上海第1次购房,按全国平均收入水平,每年可支配收入为9万元,约10倍左右收入比,还是能够忍受的。但是如果购房的家庭都来自于东部沿海城市,则3家年收入要到达15万元以上,也只是7倍的收入比。
   c、信用泡沫:
   研究房贷占房屋购买中的比例,就可以大概知道信用泡沫有多大。按2009年的新增的房贷数据,只有25%是房贷,75%是现金购房。如果按总的房产计算,则只有6%左右的贷款率。所以总的房市信用泡沫很少,中国的房市很稳固,不会产生信用崩溃的骨牌连锁效应,在未来几年,房价大跌只能是个梦。
  
  附 简单说明有关于人民币、美元汇率的问题:
  1)大的来讲 是“要钱” 还是要“信用”的问题;大的趋势,中国是要走出去的,现在不差钱 ,“信用”未来是优先考虑的;美国相反;
  2)技术上来讲 是进出口均衡问题;中国一直是顺差,是升值趋势,美国相反;
  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的发展几个重要参数:1)制度 2)科学和技术 3)自然资源 4)人力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6 显示全部楼层
有病的duck 发表于 2010-9-25 01: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D来讲,要想楼价下跌,除非战争出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ceri90 发表于 2010-9-25 07: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嗯~~~~这是我呢d小市民噶忧虑[s:1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495608107 发表于 2010-9-25 09: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两年睇楼,个时华农批哩边噶毛坯房系2500左右,家下10年变佐3800...屋企人有D埋怨我,点解当时叫老豆5无买.甘就无佐10几W...
所以...D楼价真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dennis0728 发表于 2010-9-25 09: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楼价贵,质量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井底之人 发表于 2010-9-25 17: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井底之人 于 2010-9-25 17:41 编辑

复习D来讲,要想楼价下跌(越跌你越不敢买的程度),就是人人都认为买楼就是会升值的某一时侯发生(非战争情况下,真正的房价瀑跌不是政府调控出来,)。放长双眼看看吧![s: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os2836 发表于 2010-9-26 16: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真是天真..政府是不会让房价暴跌的....理由很简单..房价暴跌预示税收暴跌..税收暴跌.怎么养活父母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友好居民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