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镇创先争优活动报道 立足实践 服务群众

[复制链接]
和谐城市 发表于 2010-9-14 12: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中新镇创先争优活动的报道

    今年以来,中新镇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动全局工作的有效载体,立足实践,调动党员干部同心共建中新的积极性,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扶持服务,为辖区内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并引导各党组织履职尽责、领导干部带头示范、党员立足本职为老百姓办实事,推动中新各项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记者 陈剑婷
见习记者 潘觉蛮 文/摄

1.jpg

中新镇对农村建房进行了统一规划,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图为整齐靓丽的农村新居。


2.jpg
中新镇领导带领派出所相关负责人到中新塑料有限公司了解情况,并与企业研究解决应届大学生入户难问题。


为民营企业解难题
推动产业发展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中新镇确立了“选优扶强,发展大项目,培育大产业”的思路,牢牢把握广州东进战略加快实施的历史机遇,以构建多元化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引进了一批带动性的龙头项目和富有成长性的优质项目,并把做好企业服务工作作为帮助企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为实现与增城开发区和中新知识城的互补互动打下了基础。
    中新塑料有限公司是中新镇辖区内的骨干企业,今年以来,企业遇到了人才入户难的问题。中新镇党委了解到该情况以后,马上到企业了解实际情况,与企业探讨寻求解决难题的方法。据该公司党支部反映,由于企业对今年的入户政策还不明确,所以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不敢保证一定能够帮助解决落户问题,而是建议毕业生采取省内户口回迁家乡,省外户口先由学校存放当地的人才交流中心,个人档案挂靠增城人才服务中心等办法,但这样一来给企业和员工造成了很多麻烦,例如要出国研修或外出参加研讨会,员工就得回家乡办理手续,且手续繁多,既耽误了时间又影响了工作。这对企业留住人才、稳住人才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使到员工不能安心扎根企业。
    了解情况后,中新镇领导表示,市委市政府《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已经出台,对人才落户增城有更加灵活的优惠政策,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解决应届毕业生的落户问题。“我们准备把应届毕业生、优秀外来工户口入户及其相关的政策措施整理出来,梳理成文字的形式,下发到企业,并召开专题讲座为企业员工详细讲解。同时,有针对性地和企业对接,尽快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和服务措施,实行一企一策,积极帮助企业解决人才落户难问题,做大做强中新塑料等一批优秀民营企业。”中新镇领导说。
    目前,以汽车摩托车配件、新材料、房地产、星级酒店和高端服务为主导的多元化现代产业体系已经在中新镇初步形成,为创先争优求发展、谋效益打下了坚实基础。就下一步如何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新镇领导表示:“当前要抓好中新总体规划的修编,做好对接、承接中新知识城各项准备工作。通过服务知识城,发展新中新。另外,还要抓紧提升环境建设水平,提升城镇的品味,为我市打造现代产业新区和生态宜居新城作出贡献。”
规范农村建房
率先出台《中新镇规范农村建房操作指南》
    近年来,随着城乡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中新镇广大农村掀起了建房安居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中新镇在全市率先实行农村建房报建制,规范镇区环境建设,为广大村民构建良好的生活环境。
    过去,中新镇规范农村建房工作缺乏必要的政策指导和操作性强的工作指南,干部群众不懂建房报建制度,一定程度上致使农民建房“未报先建”、“不报就建”现象屡屡发生,既破坏了村容村貌,又妨碍了道路交通,更影响了设施配套。针对这一情况,中新镇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坚持先行先试,全面实行农村建房报建制,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出台《中新镇规范农村建房操作指南》,探索实施挂牌施工制度,解决了村民不知如何报建、村社和建设部门不知如何批建、城监部门不知如何监管的问题,有效遏制了农村普遍存在的抢建、乱建现象。
    记者来到中新镇新农办时,看到村民阿光正在填写建房申请。“以前农民建房没有政府的指引,建房没有规划,村民想怎样建就怎样建,所以农村建房的情况很乱,给村容村貌造成一定的影响。”阿光晃动着手中的《中新镇农村建房指引》告诉记者,“自从政府出台了相关建房指引,我们明白了房子该建在哪,怎么建,如何报建。村民对于《中新镇农村建房指引》都很支持,觉得这指引很好,既充分考虑了农民的实际,又能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以桔为媒
带领村民致富求发展
    新围村是中新镇北部山区最边远的一条村,总人口2100人,有党员49人。过去因为交通位置不发达,信息比较闭塞,新围村经济发展滞后。随着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新围村认识到:发展是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和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更是兴村富民的第一要务。为此,该村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积极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一村一品”为抓手,大面积种植和推广“冰糖橘”,以桔为媒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新围村党支部书记江远建介绍,目前全村486户人口中有近400户村民种植冰糖桔,种植面积近2000亩。为打开冰糖桔的销路,村干部积极外出开拓市场,远跑清远、河源、汕头等地,如今,冰糖桔已经成为全村的主要收入来源。村民阿辉告诉记者:“自从家里种植冰糖桔后,收入多了很多,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虽然在种植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但是村委在资金、技术方面给予我们很大的支持,打造出‘中新冰糖橘’的品牌,带领村民克服各种困难,为冰糖桔产业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
    在种植冰糖桔获得效益的同时,新围村干部发现,市场和销售的冲击力也不断增大,为中新冰糖桔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困难。在中新镇党委和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指导下,新围村以创先争优为指导,不断探索冰糖桔长期稳定发展的有效方式。村党支部书记江远建说:“现在,我们正在探索增加冰糖桔附加值的方式,例如发展桔子果汁,改变种植产业结构,变被动为主动,以帮助村民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增城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1 显示全部楼层
10010 发表于 2010-9-14 14: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而家中新好有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新居民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