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排头兵 创建珠三角生态旅游度假区

[复制链接]
宏观 发表于 2010-9-1 09: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派潭镇创先争优的报道

    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派潭镇党委结合白水寨风景区以及派潭镇的发展定位,着眼于改进作风、提高能力、抓典型教育、加大宣传力度等工作,狠抓整改落实,推进绿道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和“三旧”改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争当全市创先争优排头兵,推动派潭镇科学发展再上新台阶,创建珠三角生态旅游度假区,促进其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记者 陈剑婷
见习记者 潘觉蛮 文/摄

1.jpg

    派潭镇领导到石马龙湿地公园调研。


建石马龙湿地公园
整治水库环境
    石马龙水库位于白水仙瀑景区旁边,库区风景秀丽,辐射整个高滩片区6条行政村,人口过万人。水库原来是一个废弃山塘,周边环境脏、乱、差,且没有安全设施,存在安全隐患。群众一直对此反映强烈,希望党委、政府整治好水库环境。派潭镇党委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积极听取群众意见,并根据群众意愿把整治好水库周边环境作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直接实践,对石马龙水库及其周边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
    派潭镇领导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创先争优活动,派潭大力整治人居环境,投入了840.25万元,对水库进行了加固整修,设置了防护设施,加强了水库的挡水、输水及泄水功能。同时,结合迎亚运人居环境整治和全市绿道建设要求,以库区东岸的天然滩地为基础,投入了250万元将水库改造成石马龙湿地公园,总面积约30亩,目前工程已基本完工。下一步,派潭镇计划再投入400万元建设石马龙水库环湖公路,完善周边自然村庄基础设施。
    8月25日,记者来到建设好的石马龙湿地公园看到,公园绿化率高,铺设了单车道,并配套有登山路径、石凳、凉亭、商铺及厕所等设施,面貌焕然一新。湿地公园和库区内的景观互相映衬,并与远处的白水仙瀑遥相呼应,形成了“远观白水仙瀑,近看湖光山色”的和谐景致。建设石马龙湿地公园不仅为亚运飞碟赛事的举办营造了优美环境,完善了白水仙瀑景区的配套设施,还提升了高滩片区农村基础设施水平,为群众提供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
增大涵管口径
解决增迳老屋村的水利问题
   据了解,我市亚运飞碟场馆所在地——派潭增迳老屋村雨季时经常发生“水进村”的现象。据村民反映,由于增迳老屋村里惟一一条疏导雨水的涵管口径太细,每当下暴雨的时候排水不及,经常导致水浸屋的情况发生,最严重的时候水位甚至深达70厘米,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活和农作物的生长。
    派潭镇党委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将解决增迳老屋村的水利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联合广州水利部门通过与村民协调后,立即制定增迳老屋村水利问题整治方案,利用建设亚运飞碟场馆之机,实施增迳老屋村的水利整治工程。该水利整治工程在今年7月12日开始动工,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完工了。村民黄国平告诉记者:“政府坐言起行,切实为百姓解决问题,这个水利工程落实得非常好,现在涵管的过水量增加了四倍,大大增加了增迳老屋村的排水能力,彻底解决了‘水进村’问题,我们都非常满意。”
办高埔村花厂
吸收富余劳动力就业
    记者了解到,派潭镇高埔村是一条人口较多的行政村,农民居多,他们的主要收入来自种养植业。但每到农闲时候,不少村民便在家打牌消遣时光或无所事事。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高埔村“两委”班子转变观念,立足现实,服务村民,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今年6月,高埔村委与某港资手工业厂合作,以吸收村里的富余劳动力、搞活农村经济为办厂理念,创办了一间占地近400平方米的高埔村花厂,解决了村里100多名农村妇女就业问题,让村民在家门口也能做工赚钱,增加经济收入。
     8月25日上午,记者来到高埔村花厂看到,三张大台在宽阔的厂房里整齐排列,台上放满了竹枝、铁圈、薰衣草干等一些手工艺材料,数十名农妇坐在台前,有步骤地制作出一个个精美的手工艺品。今年45岁的村民夏雪红拿起刚制作好的手工艺品笑着告诉记者:“这种手工艺品是昨天刚学的。每做完一种手工艺品就会换另一种,感觉挺新奇的。家里的稻谷收完了,利用农闲干点手工活补贴家用,一个月有好几百元的收入呢。”夏雪红还说,村委班子就需要这种为老百姓办好事,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的人。
建农村老人院
解决本村孤寡老人居住问题
亚口冚村位于派潭镇东北方向,距离派潭镇7公里,村民收入较少,主要靠外出务工和种养,生活还比较困难。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亚口冚村党支部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着眼于解决本村孤寡老人的居住问题。在市民政局和镇政府的帮助下,亚口冚村将原来某学校改造成占地约两千平方米的农村老人院,预计9月就能完工。
    据村干部介绍,该老人院设有10间套房,配有一厨一卫一房一阳台,每间房占地面积约60平方米。正式投入使用后,可以解决村里五保户居住困难的问题。在老人院施工现场,村干部告诉记者,下一步将做好老人院院子硬底化和绿化工作,同时完善老人院的配套设施。“以前想也不敢想养老的事,现在真的可以搬进老人院居住了。”一名五保户老人笑着说。
树土特产品牌
增加农民收入
    樟洞坑村位于派潭镇东北部,地处牛牯嶂山脚,四面环山,交通极为不便,只有一条乡道连接派高公路,属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边远山区。现有常住居民2300人,农民大多经营果园,收入主要来源于荔枝和红柿,创收模式比较单一,农民生活比较困难。
    樟洞坑村党支部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广泛发动党员干部,进一步摸清问题,掌握情况,提出了“树品牌,造环境,促发展”的对策。樟洞坑村党支部带领党员干部联系市场代理商,主动供货和给予代理商一些经济补偿,但要求代理商要以樟洞坑村的名号来销售荔枝和红柿,这使樟洞坑村逐渐被市场和消费者熟悉。同时,主动出击引进一些知名食品加工企业合作开发,对荔枝和红柿进行再包装或深加工,树品牌的同时提升果品附加值,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村民潘容胜说:“村干部带动党员干部积极为民办实事,到外面请专家来我村开展农业科研活动,招商引资来我村设厂,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等等,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村民生活。”

亚口冚村老人院预计9月完工,投入使用后,可以解决村里五保户居住困难的问题。

1.jpg

    高埔村花厂内,数十名农妇正在制作手工艺品。

增城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2 显示全部楼层
10010 发表于 2010-9-1 13: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旅游度假城几时起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九杞 发表于 2010-9-1 20: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旅游度假城
就是增城付近的农村例如郑田豪园都是其中的一个小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新居民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