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基层听民意 服务群众促和谐

[复制链接]
调控 发表于 2010-8-31 10: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月28日,小楼镇机关党代表工作室正式挂牌启动,标志着该镇在知党情、听民意、促和谐方面又多了一个重要平台。
    据了解,小楼镇机关党代表工作室是我市首个党代表工作室,是小楼镇市、镇两级党代表履行代表职责、联系党员群众的工作平台。工作室为党代表履行职责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也加强了党代表之间的联络与交流,为有效发挥闭会期间党代表作用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党代表定期到“工作室”上班
    党代表是党组织伸入群众中的触角,建立党代表工作室,就是要党代表在党代会之外发挥联系基层党员群众的作用。小楼镇机关党代表工作室启用后,将围绕“知党情、听民意、促和谐”主题开展工作,了解党的决议、决定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映基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建议。
    据了解,小楼镇现有市、镇两级党代表134人,其中除去60岁以上、已退休、外调其他单位工作、村的党代表、企业党代表等五种情况外的,其他党代表均安排驻工作室,共有33人。党代表工作室实行党代表轮流驻室接待党员群众,每周定期开放一次,每次开放时间为半天,一般安排在周六下午三点到五点半。另一方面,党代表还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走访工作室所在辖区的党员群众,收集社情民意。
    宣传、接见、解答、答复、建立是小楼镇机关党代表工作室日常工作的五个关键词:
    宣传: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镇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联系服务基层党员群众;
    接见:认真听取接待对象对市委市政府、镇党委及本人所在单位党组织的领导班子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市、镇重点工作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或问题。
    解答:热情解答接待对象对党的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及镇有关工作等方面的咨询。
    答复:对接待中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或问题,可以答复的,应予当场解答;不能马上答复的,应及时向接待对象做好解释,并积极创造条件认真加以解决,并于15个工作日内向有关党员群众反馈落实情况。
    建立:建立健全工作档案,对党员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社情民意以及党代表接待、走访群众中的有关材料进行登记、整理、归档。
    “小楼镇将动员党代表充分利用工作室这个平台,积极参加接待党员群众活动,诚心听取民声诉求,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发挥凝聚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作用,努力为推进小楼发展作贡献。”小楼镇党委委员赖玉澄告诉记者。
党代表工作室装着群众冷暖
    8月28日下午3时,小楼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张自干准时踏入党代表工作室,随时准备接待来访的党员群众。
    记者看到,小楼镇机关党代表工作室设立在小楼镇便民综合服务中心的一楼,方便党员、群众来访。在宽敞明亮的工作室中,简单摆放两套办公桌、一套沙发,让来访人能轻松谈话;墙壁上挂着党代表工作室的各类工作制度,而桌面上写着“驻室党代表”名字和职务的红色牌子分外醒目。
    当天,来自小楼辖区的多名党员群众来到党代表工作室,与驻室党代表张自干聊起了小楼镇近期的工作。尤其针对广大党员群众反映较多的村干部待遇、扶贫帮困、群众文明意识等问题,来访的党员群众提出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得到张自干的当场答复。
    小楼镇居委党支部书记、主任黄英得悉小楼镇机关党代表工作室挂牌后,当即前来工作室,与驻室党代表聊起她关心的问题。“党代表能够利用休息时间,面对面、‘零距离’地倾听群众在思想、生活、工作各方面的真实反映的方式非常好。”黄英指出,群众有了困难,不用再在上班时间找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可以利用休息时间到党代表工作室寻求帮助;群众想为党和政府的发展建言献策,也可以来到党代表工作室与党代表们及时沟通。
    作为该工作室的第一个驻室党代表,张自干表示,借助工作室这一平台,党代表对基层的情况掌握得更多了,对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也了解得更加清楚,有利于拓宽党代表联系渠道、参与渠道和监督渠道,健全民意收集等各项机制。

增城日报  (记者陈华顺 通讯员汤勇勤文/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1 显示全部楼层
10010 发表于 2010-8-31 14: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啲不听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新居民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