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获悉,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广州市及增城市有关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精神,市城乡规划局紧紧围绕抓好“扶持”和“服务”两个工作着力点,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研究出五个方面的具体实施意见。
一是开通“规划快车”。进一步完善“一站式”审批服务机制,实行专人跟踪办理,及时主动与民营企业反馈、沟通和服务,并实施局办公室督办、催办制度和限时办结制度,提高审批效率。继续深化“要件把关、容缺受理、补齐发证、刚性审批、弹性流程、平行推进、特事急办、急事先办”的规划审批机制,确保项目早选址、早审批、早动工、早使用。对于市大力引导民营企业投资的五类重点领域项目,办结时间控制在当前对外公开承诺时间的三分之二以内。
二是采取灵活的审验方式。受理民营企业生产性建设项目规划报批时,可采用相对灵活的审验方式,在规划控制指标把关上适当从宽。对项目申请规划验收时,要优先给予安排,对分期实施建设的项目,可分期进行验收,对先竣工的建筑单体,可以优先安排规划验收。
三是主动服务。在加强审批的同时,积极主动参与引导民营企业投资五大领域的项目选址工作。积极安排相关职能科室及技术人员为民营企业提供项目策划、规划设计、规划审批方面的咨询,帮助民营企业项目在正式规划报批之前达到可批的条件。对于准备比较充分的项目,可实施规划用地、修建性详细规划、建筑工程规划许可同时报送,组织该局各职能部门内部沟通会办、联审,为项目建设尽可能缩短时间。
四是优化规划执法环境。对取得合法建设用地的民营企业生产性项目的违法建设案件,以教育、整改为主,处罚为辅。对情节轻微、整改到位的,酌情不予处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坚持秉公执法、文明执法,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五是实现三大协调。首先是加强与国土、建设、环保、经贸和各镇街等部门之间的协调,整合流程,优化程序,围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中心目标和任务,全方位搞好工作尤其是审批工作上的协调和衔接。其次,实现多层次城乡规划编制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协调,在我市各层次、各专业的规划编制当中,积极征求各民营企业意见,加强民营企业的参与程度,体现政府引导民营企业重点投资的精神,做好规划、策划导向,预留民营经济发展空间。第三是加强规划系统、服务于民营企业的规划设计单位和咨询机构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协调,共同推进我市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增城日报 (记者黄丽萍 通讯员尹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