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召开民营经济工作会议
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
徐志彪叶牛平讲话 王运才出席
会议现场
●政府与企业要形成互动,共同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政府要做民营企业家想做的事,企业也要做政府和社会需要的事。一方面,民营企业要把握机遇、用足政策,按照政府鼓励和支持的方向和重点领域,特别是要遵循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规律,瞄准新的经济增长点,瞄准新兴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政府各部门要围绕“扶持”与“服务”两个着力点,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优良的政务和营商环境。
●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是增城当前极其重要和紧迫的战略任务,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扶持和服务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全市民营企业要苦练内功加快发展。
●会议下发《中共增城市委增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大力引导民营企业投资五类重点领域,重点扶持民营企业五类经营活动,抓好拓展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的三方面工作,加强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民营企业用地,为民营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营造必要环境,把为企业提供高效服务作为紧抓的“一号工程”。
(记者 张文雄/文 凌云/摄)昨日上午,我市召开民营经济工作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广州市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精神,结合增城的实际,在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全面启动、增城科学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形势下,进一步明确推动我市民营经济优化升级和加快发展的决策和思路,共同推动增城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广州市委常委,增城市委书记,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徐志彪出席并讲话。市长叶牛平就下一步全市民营经济发展作具体部署。徐志彪强调,政府与企业要形成互动,共同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政府要做民营企业家想做的事,企业也要做政府和社会需要的事。一方面,民营企业要把握机遇、用足政策,按照政府鼓励和支持的方向和重点领域,特别是要遵循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规律,瞄准新的经济增长点,瞄准新兴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政府各部门要围绕“扶持”与“服务”两个着力点,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优良的政务和营商环境。
广州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刘棕会,广州市委政研室城乡发展研究处副研究员蒙自强,我市领导王运才、王建平、邓少敏、曾赤鸣、何鎏辉、丘岳峰、列荣辉、王晓军、赖慕玲、范文添、李沃田、何祥芬、张登标、李荣渝、张文远、刘荣照、叶鸿、李巨贤、袁伟峰、杨爱华、邓毛颖、谭小棠,市法院院长曾醒萍,市检察院检察长韩世彪,市武装部政委张清彬出席会议。
徐志彪在讲话中指出,一直以来,民营经济都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增城尤其是新塘,是广州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经过改革开放30年尤其是近10年的发展,民营经济在各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主要体现在:民营经济规模和总量不断壮大;民营经济发展领域不断拓宽;民营经济特色和品牌逐步形成;民营经济的社会效益进一步发挥。民营经济是增城的一大优势,我们要增强发展民营经济的信心和决心。
徐志彪指出,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创造财富、改善生活、服务国家、建设美好家园的有效方式。它机制灵活,活力旺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立足本土,自主创业,是基本的内生性经济,具有深厚的根植性;它来自百姓,民有、民营、民享受,是典型的民本经济,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当前,中央、省和广州市都高度重视发展民营经济,已经和正在出台加快民营经济发展、鼓励民间投资的一系列举措。作为广州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增城应该在加快民营经济方面有更大的作为。更重要的是,民营经济作为增城内生持续增长的重要经济动力,对于增城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增城工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我们要与广州开发区、南沙开发区互动、错位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增城民营经济基础好、比重大的优势。增城的民营经济,经过引导与扶持完全可以在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大有作为。我们要全力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使之成为加快增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构建现代产业新区的一支重要力量。
徐志彪强调,要正视当前民营经济存在的问题,加快促进我市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基础好,有很多特色和亮点,但也存在明显不足,如品牌企业不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未来发展方向不明晰等。对当前增城民营经济的发展,我们的基本判断是,我市民营经济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切需要完成转型升级。在这个转折点,如果我们把握得好,就能在过去的基础上续写辉煌;如果把握得不好,也许增城民营经济的先发和传统优势就会丧失,发展将会很被动,甚至有相当一批民营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我市民营经济最突出的软肋是产业整体素质不高,表现就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普遍处于产业链低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这个核心,政府与企业互动,共同来谋划和推动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和大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增城的广大民营企业家要积极作为、开阔视野,更新经营理念,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尤其是要克服那种热衷短线经营、缺乏长远考虑的小富即安的思想,规范运作,长远谋划,依法规范经营,真正做大、做强、做优。
徐志彪强调,政府与企业要形成互动,共同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政府要做民营企业家想做的事,企业也要做政府和社会需要的事。一方面,民营企业要把握机遇、用足政策,按照政府鼓励和支持的方向和重点领域,特别是要遵循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规律,瞄准新的经济增长点,瞄准新兴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政府各部门要围绕“扶持”与“服务”两个着力点,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优良的政务和营商环境。本次会议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实施意见》,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明确列出了鼓励民营企业投资的五类重点领域,和重点扶持民营企业的五类经营活动。这就是要求企业也要做政府和社会需要的事。五类重点领域:一是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部件、机械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项目;二是牛仔服装优化升级项目;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四是增城中北部地区生态旅游和现代农业项目;五是交通、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类项目。五类经营活动:一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打造产品品牌,三是提高企业协作配套水平,四是加快技术改造和提高企业生产水平,五是走出去拓展市场。围绕这五类重点领域和五类经营活动,我们还编制了具体的项目和对接计划,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对民企进入这些领域以及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竞争力给予配套奖励和扶持。广大的民营企业家们要抢抓这一机遇,大胆进入、积极尝试。《实施意见》也对政府的扶持与服务做了具体的要求,这就是政府要做民营企业家想做的事,着力于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民营企业用地,营造良好环境帮助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要把为企业提供高效服务作为“一号工程”来抓。突出服务,按照“一门受理、主动协调、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服务要求,着手启动 “一站式”审批服务平台建设,运用倒逼机制促进各职能部门为企业提供高效服务。同时,要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切实转变作风、改进服务、抓好落实,全面开展“企业服务月”活动。强化民企投诉中心和民企服务中心职能,真正用心、用情、用力去处理民营企业反映问题和诉求。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纳入我市各镇街、各部门的考核内容,开展企业对职能部门服务的评价考核,通过督查考核来提升政府服务企业的意识和水平。接下来,我们要切实抓好《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一是要强化“一号工程”,全市上下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认识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二是要强化督查监督,尽快细化配套措施和具体实施方案。对于民营企业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各相关部门要拿出具体可操作性的方案,限时解决。市委要加强督促检查。市委常委会每半年听取一次贯彻情况的汇报。同时,市人大、市政协要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专题检查和监督。
叶牛平指出,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是增城当前极其重要和紧迫的战略任务。民营经济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在抗击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营经济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我市民营经济虽然取得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企业规模偏小,实力不强;民营企业集群集聚发展效应不强;产业结构过度集中于传统产业和产业链低端环节;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动力不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因素依然较多。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以战略眼光、全球视野,创新工作,优化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是我市当前一项极其重要和紧迫的战略任务。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扶持和服务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抓紧建立民营经济尤其是民营企业信息库;认真制定配套实施细则和建立工作制度;引导扶持民营企业扩大投资和加快转型升级;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和营造宽松的融资服务环境;培育一批民营龙头骨干企业;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发展平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全市民营企业要苦练内功加快发展。民营企业要抓住机遇,主动作为;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诚实守信,依法经营。
会议下发《中共增城市委增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大力引导民营企业投资五类重点领域:一是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部件、机械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项目;二是牛仔服装优化升级项目;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四是增城中北部地区生态旅游和现代农业项目;五是交通、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类项目。重点扶持民营企业五类经营活动:一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打造产品品牌,三是提高企业协作配套水平,四是加快技术改造和提高企业生产水平,五是走出去拓展市场。打造为民营企业发展服务的两大平台:建设“一站式”审批服务平台;建设提升牛仔服装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抓好拓展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的三方面工作:建立我市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已上市的异地民营企业将总部迁入增城的,从当年起连续2年可享受地方税收本级留成新增部分的50%、最高1000万元的专项补助;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参与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民营股本可占小额贷款公司总股本的90%以上,可占村镇银行总股本的50%以上。加强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配置民营企业用地,为民营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营造必要环境,把为企业提供高效服务作为紧抓的“一号工程”。
会上,市科经信局、市工商联负责人总结汇报了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广州豪进集团有限公司、东凌集团有限公司、新塘国际牛仔服装纺织城有限公司、康威集团体育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增城金叶子温泉度假酒店等民营企业家代表作了发言,就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增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