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剪剪线头也挣钱!”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在新塘镇新何村、东洲村、卫山社区等村(居),每天都有一大群年龄约五十岁的人忙碌着为牛仔裤剪线头,赚些“小钱”帮补家用。
据了解,新塘镇是全国最大的牛仔纺织服装集群生产基地,享有“中国牛仔看新塘”的美誉,目前该镇有牛仔服装及相关生产企业近3000家,日产200多万件、年产超过2亿件牛仔服装。该产业的员工需求量大,部分制衣厂会把技术含量较低的剪线头活外包,一来解决厂方的招聘问题,二来帮助失业农民解决生计。
叶阿姨是新塘东洲村的一位农民,生活并不富裕,两年前从企业下岗,就在她一筹莫展之际,经一位朋友的推介,从制衣厂谋得了剪牛仔裤线头的手工活,虽然每剪一条牛仔裤线头只赚0.2元,但一天下来能赚个20~30元。
据了解,在新塘,有很多像叶阿姨一样因为企业改制或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失业下岗的农民,由于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等原因,再就业都比较困难。当得知失业的农民都很希望能像自己那样找到一份简单又能养家的工作,叶阿姨便主动帮联系了某制衣厂,该制衣厂答应每天早上把货送到她家,然后晚上再把剪好线头的牛仔裤运回制衣厂。
叶阿姨表示,剪线头是计件拿工资,工作时间相对自由,有时送完孩子上学就来干一会,中午再回家做饭,什么也不耽误。而在一旁今年60多岁的刘大妈则说,在自家门口干活方便,这么多人在一块,有说有笑,一点都不感到累。
来源:增城日报 记者钟林威 见习记者何汉锋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