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潜能,让六岁小孩玩过山车

[复制链接]
森林 发表于 2010-4-14 15: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程丛夫的超常之处在六岁的那一年体现出来,他做了一件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这件事爆发了他体内的潜能,也为后来走上赛车之路埋下了伏笔。

六岁那年的某个周末,正值夏末,程丛夫第一次和父母一起去北京某游乐园游玩,并提出要玩过山车。或许,这就叫做“初生牛犊不怕虎”吧。

过山车是一个非常刺激的娱乐项目,那种风驰电掣、有惊无险的感觉让无数人为之着迷,却也让无数人望而却步。一般的游乐场里,很多项目都限制了身高低于1.4米的儿童参与娱乐的权利,主要是出于对小孩人身安全的考虑。

六岁的小孩?恐怕最多也就是在父母的陪伴下玩几圈旋转木马,在观光艇上漂几个来回。但是,只有六岁的程丛夫居然要在游乐园坐上过山车!也许成年人也未必每个人都玩过这个娱乐项目,还是一个六岁幼童的程丛夫真的有胆量踏上过山车吗?

经过深思熟虑后,父亲程迎国还是跟游乐园经理签了份打印好的承诺父母承担一切责任的“保证书”,并签了自己的名字。

一切处理妥当后,游乐园经理拍了拍程迎国的肩膀说:“带着六岁的孩子坐过山车我还从来没有碰见过。一定要注意安全!”

父亲带着程丛夫如愿以偿地坐上过山车,母亲远远地观望并给他们加油,一颗心早已揪成了一团。程丛夫开始还有点紧张,坐上过山车之后,一脸的凝重才消融得无影无踪。父子两人并排坐在一起,父亲紧攥着程丛夫的小手冲他做了一个“成功”的手势,而程丛夫回报给父亲一个腼腆而自信的微笑。

坐过过山车的人都知道,主要的两道保护措施是一个头套和一个安全带。头套是用来固定头部和胸部防止震荡和挤压,如果是成年人基本上肩膀的部位就被牢牢地固定在靠背上;安全带是固定腰部和腿部,是仅次于头套的安全保护措施。

六岁的程丛夫体型瘦小,头套和安全带都不能切合他的身体构造起到绝对安全的保护作用。所以,父亲又给他加了一道保护锁,那就是自己坚实有力的臂膀!为防止不测,父亲用一手臂牢牢地挡在程丛夫胸前。

过山车在轨道上缓缓爬升,发出“格拉格拉”的声响,仿佛一根链条似的割锯着人们的心。即将到达顶点的时候所有人都停止交谈,开始屏气凝神等待急速俯冲的瞬间。程丛夫始终没有和父亲说话,仿佛很悠闲地荡着双腿。而父亲除了时不时地看他几眼以外,也不再多说什么。相信那一刻是令他们终生难忘的!作为父亲,他要承受的是什么?年龄只有六岁的程丛夫当时是否能够清楚地意识到父亲所承受的一切?

过山车俯冲而下!惊呼声此起彼伏。

快速行驶的过山车让每一个人头晕目眩起来,周围的景物时而模糊时而清楚,时远时近。腹腔和胸腔受到挤压难以呼吸,头部也因力的相互交织而无法抬起。旋转、俯冲、上升、甩来甩去……

一分钟之后,慢慢减速的过山车进站停靠下来。程丛夫和父亲也深深地喘了口气,他们和其他惊魂未定的人们一样把刚刚的压力化为痛快的欢笑!这样的欢笑代表了成功,代表了父子二人创造了一个不可能的奇迹!

程丛夫体会到速度和激情的美妙感觉,那种刺激是需要付出勇气和恒心的。六岁那年乘坐过山车的经历让他的潜能蠢蠢欲动起来。

也就是程丛夫六岁时神情自若地体验了“过山车”的刺激之后,父亲就看出儿子具备同龄人少有的胆量和心理承受能力。通过儿子与同龄人不同的表现,父亲才有意引导他学习卡丁车运动。正是父亲独具远见的思想和程丛夫不懈努力的奋斗,让他在卡丁车比赛中无往不胜。这一切并不是偶然,是父亲一双慧眼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了一切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1 显示全部楼层
10010 发表于 2010-9-18 22: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57_1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新居民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