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滩镇东南面 有这样一个村庄 龙地村 它地处增城、东莞、博罗三地交汇点 虽然地理位置优越 却因交通不便而发展滞后 然而 近年来这座村庄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龙地村
危桥变身安全通道 荒塘蜕变为休闲乐园 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村民的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这一切变化的背后 离不开一位“巾帼头雁”的辛勤付出 她就是龙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燕君
返乡践初心 柔肩担重任
吴燕君
吴燕君选择回到乡村基层工作,源于内心深处对家乡的热爱和身为党员的使命感。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她意识到基层工作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乡变得更好,让乡亲们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带着这样朴素而坚定的信念,吴燕君踏上了乡村基层工作的道路。
从企业白领到村党支部书记,村里也有质疑的声音:一个年纪轻轻的姑娘,能适应农村工作吗?作为女性,能担得起村书记的重任吗?
面对质疑,吴燕君没有退缩。她发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亲和力,挨家挨户走访,倾听村民的心声,很快就和村民打成一片。
在近10年的基层工作中,吴燕君深刻体会到“头雁”的责任与担当。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但只要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就能赢得信任。”在推动红海大桥连接线征地工作时,吴燕君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白天讲解政策,晚上拉家常、听诉求,最终用真心换来了村民的支持。
吴燕君 谋发展之路 绘振兴蓝图
龙地村
刚到龙地村时,吴燕君面临不少问题: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厂房租金,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村民收入水平不高。
面对这样的现状,吴燕君没有选择“等靠要”,而是带领村“两委”班子主动作为。首先从最紧迫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多方筹措资金,完成了泥塘桥(土名)的重建工程。这座连接村民居住地和农田的“生命桥”,不仅保障了村民的出行安全,更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便利。
建桥前后对比
随后,吴燕君将目光投向了村里的闲置资源。龙地一涌旁两个荒废多年的鱼塘,曾是村里的卫生死角,如今已变身为儿童公园和休闲公园。“这些变化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吴燕君说。
龙地村
在产业发展上,吴燕君立足龙地村的区位优势,提出打造农旅休闲观光带的发展思路。虽然目前交通仍是制约发展的瓶颈,但随着红海大桥连接线征地工作的完成,这一难题即将得到解决。“等大桥通车后,我们计划发展特色农业采摘、乡村民宿等产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旅游饭’。”吴燕君满怀信心地说。
龙地村
为了帮助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吴燕君还积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村里定期举办电商技能培训班,邀请专业讲师授课;同时搭建线上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在她的带动下,已有不少妇女实现了自主创业,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龙地村
聚巾帼之力 筑和谐家园
龙地村
在吴燕君看来,乡村振兴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凝聚各方力量的“大合唱”。在基层治理中,她特别注重发挥妇女“半边天”的作用。
村里成立了妇女联合会,建立了妇女议事平台,15名妇联执委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参与村庄治理。无论是家庭矛盾调解,还是村庄发展规划,都能看到妇女代表的身影。
村里还组建起巾帼志愿者服务队。这支由20多名妇女组成的队伍,不仅定期走访慰问困难群众,还积极参与文化活动组织、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
“我们希望通过志愿服务,让村里的妇女姐妹们既能帮助他人,也能实现自我价值。”吴燕君说。
龙地村活动现场
近年来,龙地村依托妇女儿童之家、家长学校等阵地,联动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等资源力量,积极开展困境儿童助学、反诈宣传等活动。‌在家庭文明建设方面,村里还开展了“最美庭院”“文明家庭”“晒一晒我家庭院”活动。活动过程不仅注重庭院整洁,更强调家风家训建设。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推动了乡风文明建设,让文明新风在龙地村落地生根。
龙地村
龙地村
展望未来,吴燕君表示,龙地村将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依托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同时,继续发挥“巾帼头雁”作用,带领村民共同奋斗,把龙地村建设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从“泥塘桥”到“幸福桥”,从“薄弱村”到“幸福村”,吴燕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巾帼头雁”的责任与担当。在她的带领下,龙地村正向着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大步迈进。这座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村庄,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龙地村
来源丨广州增城发布、增城区融媒体中心、今日石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