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征!全拆!恭喜增城这条村...

[复制链接]
晨光 发表于 昨天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城中村改造难题如何破解?
增城区已有探索
前不久
仙村镇碧潭村安置社区用地报批已获批复
当前已完成施工招标并开工建设

d8c834374e3a583dc637d6d697eb1435.jpg
图/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增城区分局

  碧潭村旧村变新社区,是我区探索宅基地多户联建集约利用模式的具体实践。今年以来,我区紧抓国家在超大特大城市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机遇,在碧潭村城中村改造项目试点中,探索通过建筑抽疏、集约用地、多户联建、村民上楼,预留充裕公共服务空间和产业发展用地,多元化筹集改造资金,重塑安置社区空间,实现从“住有所居”升级为“住有优居”。这条新形势下的新路子,让我区有效破解了城中村改造账怎么算、地怎么用、人怎么住、发展怎么保持等难题。

15e33e26c8a2a55f2466492f341e484f.jpg
碧潭村 谢广生/摄

提升土地利用效能
让村民住上“好房子”

旧有问题

  “城不像城,村不像村”“自建房密集,平均楼距仅1.5米,外立面风貌粗放”“用地匮乏,20多年未分配宅基地”,这些都是碧潭村因土地利用低效而带来的发展困境。

  同时,全村户籍人口976人,村内公共服务设施老旧,缺少文化、体育、娱乐等活动场所,生活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偏低,社区治理、平安建设等面临一定挑战。

c9796b46b41235059647924cb89a8c0c.jpg
改造后

  在推进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我区积极探索安置用地集约利用模式,统筹安排规划空间,实行旧村归并、整体平移,在附近“荔枝小镇”的存量建设用地上选址,采用“小高层+院落空间”组合模式规划建设安置社区,土地利用效率比传统安置模式提高了41.9%,既满足村民的高品质住房需求,也预留了全村高质量发展空间。

ebeda378412a5ea6ab4e1d794a5c3bc7.png

58782994e46ba4a675d7de8171bd8f6a.png
▲改造前后

be06edbbf701c8ccfb88cfae3dd2a6d0.png

f871fb07ddd5d485df8d72981bd6a268.jpg
▲改造前后

  具体来看安置社区:我区充分考虑住房品质提升、公共服务配套等村民生活需求,加强安置社区风貌管控,打造现代化社区。

0
1、在建筑风格上

  整体采用岭南建筑特色,融入骑楼、耳山墙、博古屋脊等地域符号,色彩以浅灰色和深棕色为主,深灰点缀,充分体现岭南建筑“宜淡不宜浓”的设计美学;

0
2、在建筑质量上

  重点考虑居住品质,采用“好房子”标准,降低建筑密度,着力建设一批11层的小高层建筑组团;

0
3、在公服设施上

  通过空间重塑,将户外体育公园、社区广场、开放式庭院和景观庭院、架空层穿插缝合,错落有致地围合成多样空间,新增中央园林3万平方米、活动场地1.5万平方米,配备地下停车场1万平方米、停车位437个,充分保障村民的高品质住房需求。同时,配套建设6大类27个公共和生活服务设施,高水平满足日常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

5e26328bab3c4241d9886f0071218c1a.png
碧潭安置区效果图

盘活产业发展空间
“沉睡资产”变“富民产业”

  聚焦盘活产业发展用地资源的迫切需要,我区对碧潭村旧村庄进行全征全拆,快速形成连片产业用地1649亩,依法由政府收归国有,建设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园,打造国家级电子信息新材料创新基地,重点发展电子气体、光刻胶等半导体、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相关产业。预计2030年实现总投资180亿元,年产值约230亿元。

b15598172c79984757f3c5195abc3b5b.png
广州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园效果图

  为彻底扭转旧村、传统安置模式对产业发展空间预留不足、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欠缺、集体经济发展受限等状况,我区将新安置模式腾出的100亩宅基地,依法转变为国有出让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用于产业发展,通过产业振兴保障全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规划建设安置社区内部建筑组团的同时,我区充分考虑社区周围的城乡规划、空间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等功能定位,有效发挥周边交通路网发达、文旅体资源丰富、荔枝产业发展良好等优势,将建设安置社区与打造荔枝小镇统筹谋划、协同推进。

例如 在文旅体资源联动方面

  巧妙串联安置社区与周边高尔夫球场、荔枝博物馆、饶宗颐艺术馆等文体地标,着力打造富有文化底蕴、旅游魅力的岭南文旅街区;

例如 在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方面

  在安置社区的南部预留商业区,与该村集体经济发展用地连成一片,规划建设荔枝展厅、节庆广场、古韵水街、粤剧舞台等新场景,大力发展荔枝产业和荔枝文化,协同打造富有生活韵味、发展活力的新型荔枝小镇,推动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同步增长,实现新社区和周边区域联动发展、协同提升。

  此外,针对碧潭村城中村改造的建设资金来源,我区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探索构建“财政资金+专项债+市场化融资”多元化筹集资金体系,加强政策工具组合运用,完善资金审批制度机制,创新全过程资金监管方式,高效统筹各级各类资金来源,确保有力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今日仙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VIP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