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 柯灯山水厂取水口迁移工程 经过全体参建单位多年的艰苦奋战 原水管道已全部连通 标志着该项目建设任务基本完成 即将进入通水投产阶段
▲柯灯山水厂现状图
作为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项目的建成 将进一步保障 区域供水安全、优化水资源配置 大幅提升原水输送能力 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柯灯山水厂取水口迁移工程
据悉,该工程以 “双隧道穿越+过江沉管”为核心技术路线 攻克多项施工难题 成为国内同类工程中 技术复杂性与创新性并重的标杆项目 柯灯山水厂取水口迁移工程的 取水规模为65万m³/d 涵盖了柯灯山水厂、 荔城第二水厂、正果水厂 以及10%的水厂自用水量和管道漏损水量
工程的总体系统方案
从增江正果镇段的广州湖心岛旅游风景区上游约1200米处取水,建立取水泵站以加压输送到柯灯山水厂(27万m³/d)的取水泵站前池,以及荔城第二水厂(近期规模15万m³/d,远期规模30万m³/d)的配水井。
此外,新建的一个取水泵站加压输送到正果水厂(2万m³/d)的配水井。新建原水输水管线的敷设路由将从新建的取水泵站开始,沿X261自北向南,通过两条隧道到达正果镇中心,然后沿正果大道(S119)自北向南敷设至下扶罗村,最后通过增江沉管施工到达荔城第二水厂和现状的柯灯山水厂。
水源升级,保障民生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及长期稳定运行,项目团队进行了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估。评估结果显示,该工程将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积极影响,特别是在改善水质和增强水体流动性方面。此外,工程设计特别考虑了防洪和抗旱的需求,以确保在极端天气条件下供水系统的稳定性。柯灯山水厂取水口迁移工程不仅标志着基础设施的升级,更是对区域水资源管理的一次全面提升。
▲柯灯山水厂现状图
该项目共划分为 两个标段实施
一标段(取水口至蔚桥段)
其中一标段(取水口至蔚桥段),建设内容包括穿山越壑破解“地质盲盒”,该项目新建一座65万m³/d的取水头部及取水泵站、两条穿山隧道及铺设7.9公里输水管道。
该标段施工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穿越复杂地质环境,地下岩层、高涌水等风险交织,被建设者称为“地质盲盒”。在工程建设领域,一标段的两条穿山输水隧道施工被誉为“地质迷宫中的精准穿越”,其难度堪称“硬骨头”。
▲项目现场
二标段(蔚桥段至柯灯山水厂段)
该项目的二标段(蔚桥段至柯灯山水厂段)建设内容则包括原水管道工程双管(DN1800)同槽12km,过增江沉管工程三管同槽235米,柯灯山水厂泵房改建工程。目前主体工程全部完成。
▲项目现场
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攻坚克难,啃下一块又一块“硬骨头”,严格执行“零超标排放”“低振动爆破”等绿色施工措施,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效。
科技赋能+生态优先 打造智慧水务新范式
工程建设始终贯彻“智慧建造、绿色共生”理念。通过搭建“数字孪生管理平台”,集成施工数据、环境监测、风险预警等功能,实现全周期可视化管控;在生态保护方面,采用“过鱼通道修复”“增殖放流”等措施,施工期间累计投放鱼苗15万尾,河道生态恢复率达98%。
▲项目现场
柯灯山水厂取水口迁移工程的建设,有效解决了原取水口水质不稳定及抗风险能力不足的问题。该工程以“技术攻坚”和“生态友好”为双轮驱动,为城市供水基础设施的升级树立了新的典范。随着通水投产的临近,这一民生工程将惠及200万名居民,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水脉”基础。
▲项目现场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张雅玲,通讯员丁龙翔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