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1例,死亡1例!增城人千万不要吃...

[复制链接]
晨光 发表于 2025-4-17 15: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月15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
2025年3月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其中
深圳报告一起食物中毒事件
发病1例,死亡1例
而食物中毒的原因就是因为误食毒蘑菇

以下为原文: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
2025年3月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2025年3月(3月1日零时至3月31日24时),我省共报告2起一般及以上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为较大级别,共发病2例,死亡2例。分别为:深圳市龙岗区报告的一起误食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病1例,死亡1例;珠海市斗门区报告的一起食用蟾蜍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病1例,死亡1例。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
  2025年4月15日

3.jpg

当前,随着降雨增多
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盛期
然而,美丽的外表下却暗藏杀机
在广东,毒蘑菇种类繁多
其中这些最常见:
▼▼▼

4.jpg

01.致命鹅膏(白毒伞)

白毒伞,属毒蘑菇的“大家族”——鹅膏属。白毒伞常在黧蒴树树荫下群生或散生,3-7月均可生长;最大的特征就是头上带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脚上穿靴(菌托)。

5.jpg

图源:深圳龙岗疾控

误食致命鹅膏菌中毒后通常会经历潜伏期、胃肠炎期、内脏损害期。

· 潜伏期间,毒素不会立即发作,患者通常会在6—12小时内无任何症状,部分患者的潜伏期甚至长达24小时。正因如此,这个阶段非常容易被忽视,导致错过最佳急救时间。

· 潜伏期结束后,患者进入急性胃肠炎阶段,表现为剧烈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可能带血)的消化系统症状,以及头晕、乏力、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的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此阶段常被误认为普通食物中毒,若未及时就医,病情将迅速恶化。

· 进入内脏损害期时,胃肠炎症状暂时缓解或消失,看似康复,实际毒素正通过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并随循环系统攻击肝、肾等器官。这个阶段是病情转折点,极易因误判导致治疗延误。毒素全面侵袭脏器,会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肝脏损害表现为黄疸,即皮肤和巩膜发黄,以及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急剧升高。在严重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肝衰竭,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或接受肝移植。肾脏损害的迹象包括血尿、蛋白尿、少尿或无尿,严重时会导致肾功能衰竭,需要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 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导致皮肤瘀斑、黏膜出血以及消化道大出血。神经系统症状可能表现为抽搐、昏迷、意识模糊,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幻觉或呼吸衰竭。心血管损害可能包括心律失常、心肌损伤,甚至心力衰竭。

02.致死性鹅膏菌

它们都含有肽类毒素,主要损害肝、肾等器官,症状表现与白毒伞相似。其中包括——

▶ 灰花纹鹅膏

6.jpg
▶ 拟灰花纹鹅膏

7.jpg
▶ 裂皮鹅膏

8.jpg

同时
华南地区常见的毒蘑菇有这些
大家一定要记得擦亮眼睛
▼▼▼

9.jpg

         我国蘑菇种类繁多,超过3.6万种。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种,但毒蘑菇也达480多种,其中含剧毒可致死的蘑菇有40多种,极难分辨。而普通人也很难从外观上判别一种蘑菇是否有毒。人们常常认为颜色越鲜艳的蘑菇越有毒,此种鉴别方法不可靠。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提示,目前还没有简易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的科学方法,而依据民间流传的经验,也并不能保证避免误采误食野生毒蘑菇。

如何避免毒蘑菇中毒?

预防毒蘑菇中毒最有效的措施
就是——
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蘑菇

目前对于毒蘑菇中毒
尚无特效解毒药
所以
大家一旦误食毒蘑菇中毒
别傻等
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通过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措施
尽早排出毒素,对症治疗

转发提醒身边人!

来源: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深圳大件事、深圳疾控、广东疾控、广东市场监管、广东民生DV现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VIP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