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房改造作为人居环境提升 与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抓手 成为各地探索创新治理模式的重要领域 近年来 增城区仙村镇以“裸房”治理为突破口 通过政策创新、文化赋能 与生态融合的多维实践 逐渐实现了传统村落向现代宜居社区的转变
精准施策 破解“裸房”治理难题
仙村镇以“一户一策”的精细化管理 打响农房改造攻坚战
通过出台《农村住宅装修管理工作方案》,建立“审批-登记-验收”全流程监管体系,174户村民完成装修审批,82户挂上统一设计的登记牌。针对广汕铁路沿线163栋裸房,采取“简易喷涂+动员改造”双管齐下的方式,仅半年完成106栋整治,喷涂面积超85栋,铁路沿线“灰头土脸”的景象一去不返。
▲改造前后
今年以来,仙村镇广汕高铁(仙村段)沿线各行政村积极发动村民开展农房自主装修等微改造,共同提升村容村貌,提高人居环境品质。
▲改造前后↓
文化赋能 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名片
漫步深涌村,89栋农房外立面的水乡主题墙绘令人驻足:马蹄丰收、甘蔗成林、稻田泛金,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艺术碰撞出火花,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三美”融合的水乡深涌新乡村示范带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绿美融合 构建生态宜居新格局
仙村镇将农房改造与人居环境提升深度融合,在石新公路沿线新植3822株宫粉紫荆,形成“四季有花”的生态廊道;沙头苍吓社连片改造农房,搭配“小菜园”“葡萄架”等微景观,实现“推窗见绿、移步换景”。
下一步 仙村镇计划将农房改造 与非遗传承、研学旅游结合 打造“岭南农居文化博览带” 让老房子真正成为 承载乡愁、创造财富的活力空间
来源 | 仙村镇“百千万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区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