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公子摆摊!带火增城网红小吃!

[复制链接]
晨光 发表于 2025-3-11 23: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到增城正果美食
可能街坊们都会想到正果云吞
其实除了正果云吞
正果还有一种百年历史的美食
这美食近年还成了正果的网红小吃
它就是——蛋散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 这美食竟然是
清朝时期一位何公子摆摊带火的
究竟是什么情况?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

近日,增城区公布第九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正果镇共有6个项目入选,分别是“畲族米酒”“畲族枇杷醋”“石吓腐竹”“正果蛋散”“番丰咸水角”“张氏龟苓膏”,入选项目数量持续领跑全区各镇街。


9fdd4340e265efa5a7de5a88881e0b0f.png


烟火人间,食韵悠长

正果镇入选的6道非遗美食

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和独特工艺

快来跟随小编的脚步

沉浸式感受非遗美食的迷人魅力


“工农蛋散”

dfd0dadff3909340af81c1456da79923.jpg

       蛋散是正果镇的传统美食,有着百年历史,清朝末年,第一代传承人何荣记便在正果佛爷寺附近的榕树下卖蛋散,因其美味且价格亲民,深受大众喜爱后来更是成为了“工农茶楼”的招牌美食之一

7e62af13f822d092149ee56076ee16e8.jpg

       制作蛋散要经过18道繁琐工序,需选用优质农家鲜鸡蛋,制作时,先将面粉与鸡蛋和成干面团,擀平切成小方形面片,做成螺旋形。锅中倒油烧至七八成熟,先大火定型再小火炸至金黄。冷却后复炸,捞出控油,沾上糖浆,这样制作出的蛋散色泽金黄,酥脆香甜,入口即化。如今,蛋散不仅是日常美食,更是春节等传统节日的必备年货,寓意着事事平安、步步高升 。

“畲族米酒”

6fd13e9cbbb7b38827ff421913c4e301.jpg

       畲族起源于广东潮州凤凰山,后迁居福建、江西、浙江、湖南等省份。正果的畲民是明代中叶再从湖南迁返广东的一支,至今已有600多年。酿造米酒是正果畲族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习俗,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7b8f3de05533c1c26f8e49fd6e589f5d.jpg

       畲族村独特的地理环境赋予了米酒别样的风味,据说,畲族米酒之所以“醇正”,一是坚持使用当地山泉水酿造,“水好”;二是用木柴煮米,有“柴味”;三是使用陶罐发酵,有“米香”

951ef095ddadbb781cbd75fb69d82469.jpg

e254e18091e57433d44a96cb2b101ed2.jpg

c4363cfdf04d0af640497f2f67dd623d.jpg

       当地关于酿酒的起源传说也颇具奇幻色彩,相传,很久以前,畲家女子土莲香在宰相家帮厨,不小心将血滴进饭里。宰相吃后容光焕发,皇帝得知竟强抽她的血,致其死亡。次年,土莲香的坟前长出莲花一样的植物,和米饭放在一起能化为米酒,畲族人便用它制酒曲,还称其“土莲香”

“畲族枇杷醋”

975ad44a3771d00c59162b36c42975b8.jpg

       畲族村的枇杷种植历史久远,1999年规模化种植后,村民为避免分拣出的细小枇杷浪费,将其酿造成枇杷醋。传承人雷辉林的家族自爷爷辈起就有泡酒、酿醋的传统。制作枇杷醋时,雷辉林坚持使用本村的高品质枇杷,遵循传统酿造方法,自然发酵并静置3年以上,从摘枇杷、发酵、搅拌,到添加白醋和陈醋、隔渣、装瓶,每一步都饱含着心血。

1efff00bc0c654172e3498c30a70eef0.jpg

7173f8eac20b73f3081b62adb5da24c2.jpg

cec78da08daf0b8c8ea33f0847153133.jpg

       成品枇杷醋分为枇杷白醋和枇杷陈醋,口感酸甜适宜,果香浓郁,还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如改善消化、降低血糖血脂、提高免疫力等。如今,畲族枇杷醋已成为当地特色手信,深受游客喜爱。

“正果石吓腐竹”

56e26acc0e514cc24087d78980aedde2.jpg

       正果石吓腐竹制作技艺起源于改革开放前,当时不少石吓村(现更名为石溪村)的村民靠贩卖腐竹等豆制品维持生计,到九十年代初,石吓村超80%的村民都从事腐竹加工,“石吓腐竹”的名号也逐渐打响。

252c3c2a65773c214aba09450ec8418d.jpg

       制作石吓腐竹,需精选优质黄豆或黑豆,经过浸泡、磨浆、过滤、煮浆、起皮、晾晒等多道工序。制作过程中,温度、时间的把控以及卫生条件的保障至关重要,这些都依赖工匠的丰富经验和精湛技艺。最终制成的腐竹油光透亮,富含蛋白质,清香顺滑 。目前,石吓腐竹厂已注册品牌,产品不仅畅销珠三角地区,还通过线上平台销往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青睐。

“番丰咸水角”

348a048a95440ed3eb8a4749d4e8011a.png

       咸水角是广府地区的传统小吃,它起源于清朝咸丰年间的“二厘馆”茶点,番丰咸水角第一代传承人梁刘卿根据增城本地的风物特产和口味对其进行改良,使其成为了增城区的传统小吃之一。

2a0fbdb3c86646883ce41fd5547a8f07.jpg

297673f5ead1aadfab83e35b4dce6bd7.jpg

       制作番丰咸水角,需将糯米粉、粘米粉、红薯等按特定比例混合制作外皮,再包入由土猪肉、萝卜、虾米等食材炒制的馅料。制作过程包括炒馅、和面、包角、油炸等步骤,每个环节都有严格要求,如油炸时要先低温浸炸,再转中火,炸至外皮呈现“珍珠泡”状。其独特的外形和咸甜交融的口感,使其成为春节、“做景”等节日里的特色食品,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张氏龟苓膏”

fe640798ed0f7833bef53b1338b581ae.jpg

       龟苓膏历史悠久,可追溯至秦末汉初,正果镇的张氏龟苓膏历经四代传承,制作技艺严谨精细,选用体重两斤以上、龟龄十年以上的石金钱龟,搭配野生土茯苓、灵芝等十余种珍贵中药材,按祖传秘方配比。

f7ae53b0c21553e559f198ba67f322ef.jpg

8166b55439e816ec2e67854936396c47.jpg

cfff6bc1a1d8114853a124817585d6e6.jpg

4eb3a466672b277c09eb7b16fe0f98f9.png

       制作时,先对龟甲和中药材进行多道处理工序,再经十几个小时慢火熬煮,期间不断调整火候、观察膏体状态。之后,选取增城正果周边的稻米,制成米浆与药汁混合,利用仙人草和米浆的特性使其凝固。张氏龟苓膏不仅口感细腻,还具有清热解毒、养颜美容等功效,而且还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出软糖、咖啡和沙冰等多种口味,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

       正果镇历来高度重视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截至目前,正果镇共有2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美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5个。下一步,正果镇将继续坚持“文化引领、产业带动”,并以美食文化为纽带,深度挖掘非遗文化“沉睡”资源,谋篇打造正果文旅新热点、新高地、新名片,助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来源:印记正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VIP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