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街坊议论,究竟是正果云吞出名还是新塘鱼包出名?
云吞和鱼包外形看上去相似,但吃下去的口感和味道却不一样,从制作用料来说,云吞更为简单,但鱼包则不一样,从皮到馅料繁琐的工序较多,当然成本来说,也比云吞贵。
那么正果云吞VS新塘鱼包,大家更喜欢哪一个?
对于广大增城街坊来说,都比较了解云吞的制作过程,但对新塘鱼包的制作过程,了解的却不多,下面我们一起去了解下新塘鱼包的制作过程。
在新塘 有一种美味佳肴 每逢秋冬季节 经常出现在餐桌上 那就是“新塘鱼包” 如今 新塘鱼包已经是 增城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之一
新塘鱼包是珠三角地区极具水乡地方特色的鱼美食,也是增城地区地标美食之一,历经几百年流传,成为最能代表新塘地区的区域美食。明清时期,广州新塘的鱼包早已享负盛名,时至今日,既是增城名小吃,也可登大雅之堂。其制作过程繁复精细,从选材到成品,需要经过七道传统工序手工制作而成。
新塘鱼包的主要特点是甄选本土新鲜优质土鲮鱼为主要原材料,纯手工制作的鱼包外皮薄如宣纸、有劲道,包裹着的馅料是由广式腊味、增城榄豉、新鲜猪肉、鲜虾、蟹黄、瑶柱、鱼籽、冬菇等食材制作而成。
增城非遗新塘鱼包代表性传承人袁家健从小就跟随父母学习鱼包的制作,传承和发扬新塘鱼包的传统手工技艺。他和家人在传承与发展制作新塘鱼包传统手工技艺的道路上不断追求更好的品质,融入榄角等增城本土食材,不断开拓,创新口味。
“五、六岁的时候,我就和弟弟一起跟着父母一起学习制作鱼包。当时,我们个子很小,还没有桌子高,要站在砖块上挨着案板干活,从鱼包装盒、包鱼包,再到擀制鱼包皮……我们一步一步学习每个步骤。现在每天使用的那把刀都将近50年,比我们年龄还要大。袁家健对于儿时学习制作鱼包的经历依然记忆犹新。
一锅上汤新塘鱼包,鲜香爽滑、风味独特,令人回味无穷。新塘鱼包寓意着年年有余、包罗万有、喜庆团圆等美好的祝愿,内含深厚的岭南广府饮食文化底蕴。
袁家健一家十分重视新塘鱼包的传承,为了推广鱼包手工技艺,他通过举办鱼包手工体验活动,带着鱼包走进学校、地铁站、美丽乡村等地方,宣传非遗文化,让大家更加了解新塘鱼包的历史和制作过程,发扬家乡的传统美食。
袁家健表示,如今,新塘鱼包已经销往全国各地。新的一年,将会全力以赴,带给大家更多美味,同时,继续将增城非遗新塘鱼包发扬光大,用一道道美食讲好新塘故事,讲好增城故事。”
来源:新塘镇公共服务办(科教文组)、今日新塘、增城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丽 何广房 实习生刘炜 文/摄 区伟贤/ 制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