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增江街,在老一辈人的心目中,有三大企业——造纸厂、木材厂、化肥厂!
增城化肥厂(资料图)
随着经济的发展,原增江街的造纸厂变成了现在的1978创意园,化肥厂早已拆除,建了莱茵花园小区,而木材厂已经不复存在,剩下一栋饱经风雨破旧的职工宿舍楼。
木材厂职工宿舍楼
近日传来好消息,增城木材公司16.843亩国有土地整合储备项目取得重大进展,木材厂地块已完成所有拆迁协议的签订。
12月23日上午,增城区增江街光明东路南侧18002005A24051号地块(原为增城木材公司地块)成功出让,由广州顺居置业投资有限公司以底价6400万元竞得,成交楼面价为3872元/㎡。
出让文件显示,该地块规划为二类居住用地兼容商业用地,宗地面积11228.76平方米(其中可建设用地面积4722.28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6527平方米,容积率3.5。
据了解,此前,该地块因历史遗留问题而多年闲置,为加快品质城市建设,增江街积极探索“储改结合”模式,对该地块进行整合储备,并顺利出让给市场主体,实现了以“土地存量”换“发展增量”的目标。 地块位置示意图 地块现状图
党建引领凝聚合力
在推进木材公司整合储备过程中,增江街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成立工作专班,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制定了《增城县木材公司16.843亩国有土地整合储备工作方案》等方案,“一盘棋”统筹推进木材公司国有闲置低效用地盘活工作。充分发挥凤鸣社区等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启“5+2”“白加黑”工作模式,坚守征拆红线、底线,目前已顺利完成增城木材公司16.843亩国有土地涉及22户房屋补偿安置及土地整合储备工作。
攻坚克难破解困局
针对木材公司涉及的历史遗留问题,增江街认真分析研判,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急需优先,由易入难,街领导带队深入拆迁户家中和工作单位,认真听取群众心声,积极回应关切,为不同人群定制个性化服务方案,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耐心细致做通群众工作,全力化解土地涉及的历史遗留问题,依法处置土地涉及的房屋等不动产,顺利完成土地储备手续。同时做好后续群众搬迁服务保障工作,有序协助群众完成搬迁。
创新机制提速发展
增江街充分运用要素市场化的思维,加强与市场主体间的合作协调,探索“储改结合”模式,通过政府主导完成木材公司国有土地整合收储后,政府以商住地再出让给市场主体,从而实现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盘活国有闲置低效土地资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推进城市更新、增加财政收入、优化城市环境形象的等多方共赢局面,同时借力借势补齐增江街土地资源发展短板,夯实“百千万工程”,助推城乡融合发展。
来源:增江街道办事处、微社区e家通幸福增江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