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拓展,由点及面“开花结果”
从2022年试点伊始到2024年试点完善,全域服务治理在增江街道逐渐探索出经验模式。2024年6月起,街道多个人员密集场所开始设置应急防控一体机。相关设备为全域服务治理试点企业在试点项目上获得利润后,对街道的反哺投入。截至2024年11月,增江街道通过全域服务治理,已设置10台应急防控一体机,并组织环卫工、综合执法队员、社区工作者进行AED使用培训。
随着试点的成熟,试点范围逐渐由东湖社区拓展到整个街道,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解决更多民生难题。2024年以来,街道针对流动商贩占道经营问题。邀请东区农贸市场、1978创意园等单位参与全域服务治理试点工作。在市场和创意园所属的管理企业配合下,东区农贸市场和1978创意园分别释出空间开办临摊夜市,吸引180余档流动商贩进驻,既满足市民的消费需求,也让原本占道经营的流动商贩有了固定经营场所。 利用增江街道东区农贸市场停车场开发的“东区市场临摊夜市”
针对街道范围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停放及充电需求不断增多问题,街道与广州联通和相关企业开展三方合作,提供600多个充电端口,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二轮充电桩等项目在街道落地。截至2024年11月,街道正和中通建四局公司开展合作,开展垃圾分类减量、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和社会智慧治理综合指挥中心改造、智慧路灯建设等工作。全域服务治理在增江街道的开展,已由最初一个社区一家企业的“1.0”版本,拓展为“一街多元、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百花齐放”的“2.0”版本。
通过全域服务治理,增城区强化基层党组织党建引领,基本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鼓励社会资金注入社区治理,协同开展多元共治活动、参与基层全周期管理,持续探索创新城市治理方式方法,形成全域服务治理“增城实践”。
盘活闲置地块,提供多元服务
经过街道、社区、试点企业等多方努力,增江街道狮岭社区内的一座闲置公房被改造为“润邻礼健康小屋”,为居民聊天、养生提供了一个新“阵地”。如今这里不仅是智慧养老的“小屋”,还被打造成向环卫工人、外卖员、交警等户外工作者提供歇脚方便的“红荔暖新驿站”,不时有外卖员进店歇脚并为手机充电。
润邻礼健康小屋
而在更远处,东湖公园旁的闲置空地也迎来“变身”。昔日临湖存在“脏乱差”问题的一处地块,正有条不紊开发商旅宿营地项目。现在,一个个像太空舱一样的独栋小楼围绕湖边,走出阳台就能欣赏到东湖公园的美景。未来,这里也将引进一系列餐饮集团,进一步为居民的休闲娱乐创造多元空间。
东湖东路地块改造前
东湖东路地块改造后
来源:增江街道办事处、微社区e家通幸福增江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