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认证的“增城小吃”,你都吃过吗?

[复制链接]
晨光 发表于 2024-12-10 12: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发布一批新国标
其中,南池村艾糍、九和鹅汤糍
正果濑锅边3项
“增城小吃”制作技艺标准
成功通过国家平台认证

fbdf81b346da6502ae8e3624cbc2a013.jpg

南池村艾糍

cf308e137a4f8b20852d59b4da27719e.jpg

  制作艾糍是增城客家人代代传承的习俗之一。每到清明节前后,增城的大部分客家人都会制作艾糍。客家人有句谚语:“清明前后吃艾糍,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糍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对健康和团圆的祈愿。

九和鹅汤糍

11cb8314d03508b2f7c000a4b5fc9959.jpg

  鹅汤糍在客家人的传统中代表着团圆和吉祥。全鹅象征着周全,糯米则代表团圆,两者结合的鹅汤糍寓意着客家人对家庭团聚和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在增城客家人中,鹅汤糍是具有逾百年历史的年节传统美食之一,在中新镇福和片区、永宁街、荔城街一带较为流行。它不仅是节日餐桌上的佳肴,也是客家人过年仪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果濑锅边

acd1a90cf722760f802b34a0ab738a41.jpg

  濑锅边是广东各地村民逢年过节时制作的一款小吃,待汤水烧开后锅边处于高温状态,这时将粘米粉加水制成。粘稠度适中的浆糊,浇至锅边,浆糊在锅边蒸熟干透后,用锅铲轻轻将其铲到备好的高汤里,成为粉块状,然后与其它食材煮熟即可。

4e3643f42e30fbcfc662f7e895bf024a.gif

这3项新“入编”国家队的
“增城小吃”你都吃过吗?
其实,增城还有很多出名的小吃

13项增城小吃纳入了地方特色品牌

  自2022年起,增城区人社局大力推动“增城小吃”品牌创建工作,以品牌创建带动产业发展,以此促进城乡就业创业,进而实现乡村振兴。经过三年的努力,将正果云吞、朱村鸡饭、东江鱼包、派潭盖仔粉、凉拌鲮鱼皮、兰溪濑粉、腊圃虾堆、正果蛋散、顾屋烧花腩、新塘咸肉粽、南池村艾糍、九和鹅汤糍和正果濑锅边等13项增城小吃纳入了地方特色品牌,推动制作技艺进行标准化建设,并得到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发布认证,成为全国地理标志特色小吃。为加强品牌推广,形成集聚效应,统称“增城十三吃”


9154221378692b4e68c3172cb63dc1de.jpg
▲正果云吞

a87cf6c4a38a229777f22b97ef73fe21.jpg
▲兰溪濑粉

738a37293f6d931ac1ebaf659794a472.jpg
▲派潭盖仔粉

4213a9e61f0fe72e9cf3e983487f0b84.png
▲新塘咸肉粽

dfc04a0a7c193d2ab6dad27804fefff2.png
▲朱村鸡饭

86df5b54785841cf5a59bf5dc3962f9b.png
▲东江鱼包

ebf49aefd7d9578d267affdcc0296d38.png
▲凉拌鲮鱼皮

e1f8f567d46985b15fcafbf9ce8edf56.png
▲腊圃虾堆

a34515fc7a67f8476d733f88beff16cd.png
▲正果蛋散

31264ba3c3067b8f24ccce1f96879547.png
▲顾屋烧花腩

  今年以来,增城区人社局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推动“粤菜师傅”工程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积极实施“乡村振兴+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计划”,大力打造增城特色小吃标准化,“粤菜师傅”工程“增城小吃”标准化工作取得又一重大突破:品牌创建带动产业发展,进一步促进城乡就业创业,促进农村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致富,全面提升就业创业水平,助推“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81b49774ed1bddf338ed2588a13957ae.jpg

来源: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陈慧瑜,广州科教城产教合作联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VIP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