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发布一批新国标 其中,南池村艾糍、九和鹅汤糍 和正果濑锅边3项 “增城小吃”制作技艺标准 成功通过国家平台认证
南池村艾糍
制作艾糍是增城客家人代代传承的习俗之一。每到清明节前后,增城的大部分客家人都会制作艾糍。客家人有句谚语:“清明前后吃艾糍,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糍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对健康和团圆的祈愿。
九和鹅汤糍
鹅汤糍在客家人的传统中代表着团圆和吉祥。全鹅象征着周全,糯米则代表团圆,两者结合的鹅汤糍寓意着客家人对家庭团聚和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在增城客家人中,鹅汤糍是具有逾百年历史的年节传统美食之一,在中新镇福和片区、永宁街、荔城街一带较为流行。它不仅是节日餐桌上的佳肴,也是客家人过年仪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果濑锅边
濑锅边是广东各地村民逢年过节时制作的一款小吃,待汤水烧开后锅边处于高温状态,这时将粘米粉加水制成。粘稠度适中的浆糊,浇至锅边,浆糊在锅边蒸熟干透后,用锅铲轻轻将其铲到备好的高汤里,成为粉块状,然后与其它食材煮熟即可。
这3项新“入编”国家队的 “增城小吃”你都吃过吗? 其实,增城还有很多出名的小吃
13项增城小吃纳入了地方特色品牌
自2022年起,增城区人社局大力推动“增城小吃”品牌创建工作,以品牌创建带动产业发展,以此促进城乡就业创业,进而实现乡村振兴。经过三年的努力,将正果云吞、朱村鸡饭、东江鱼包、派潭盖仔粉、凉拌鲮鱼皮、兰溪濑粉、腊圃虾堆、正果蛋散、顾屋烧花腩、新塘咸肉粽、南池村艾糍、九和鹅汤糍和正果濑锅边等13项增城小吃纳入了地方特色品牌,推动制作技艺进行标准化建设,并得到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发布认证,成为全国地理标志特色小吃。为加强品牌推广,形成集聚效应,统称“增城十三吃”。
▲正果蛋散
▲顾屋烧花腩
今年以来,增城区人社局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推动“粤菜师傅”工程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积极实施“乡村振兴+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计划”,大力打造增城特色小吃标准化,“粤菜师傅”工程“增城小吃”标准化工作取得又一重大突破:品牌创建带动产业发展,进一步促进城乡就业创业,促进农村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致富,全面提升就业创业水平,助推“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来源: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陈慧瑜,广州科教城产教合作联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