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拆后建!增城这条村村民住上别墅!

[复制链接]
晨光 发表于 2024-10-29 23: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棠厦村
位于增城区荔城街最北部
总面积11.2平方公里
共有21个自然村,西冚就是其中之一
西冚自然村位于棠厦村西部
村内人口约300人
其中农村户口43户,非农村户口16户
是棠夏村有名的长寿村
也是经济收入较差的自然村之一

97d2e4fd1ccd142f66b48736c872baab.png

10e92ba4a3afb1f96ca596b322cc2357.jpg
▲西冚自然村改造前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
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影响
西冚自然村渐渐出现“空心化”现象
村内的60间泥砖房和6间破旧平房
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且规划不一,村内风貌破败凋敝

d5e041a8322442ab527168e74d23a42b.jpg

2373ab3d0ae192364e4046651e3b76ed.jpg
▲西冚自然村改造前

  2016年,西冚自然村祠堂老旧倒垮,经村集体筹款重建祠堂。然而,崭新的祠堂与破败的村貌格格不入。借此契机,在荔城街道办事处的支持下,西冚自然村积极探索政府引导、村民自愿、科学规划、先拆后建、多措筹资、协调推进的“蝶变路径”,自2017年起开启农房风貌提升改造新篇章,成功交出一张环境优美、村容整洁的乡村发展“满意答卷”,打造乡村振兴“西冚样板”。

621bf5908b3ba67913f50f0c95ed729a.jpg

以民为本,统筹兼顾定补偿

由于西冚自然村大部分房子均为危旧房
征拆重建
是彻底改变现有农房风貌的最有效方式
面对征拆难题该如何破解?
做通村民工作是关键

  西冚自然村迈出的第一步,就是完善村民全流程参与的建设机制。从征拆之初到确定补偿方案、从规划设计到确定建设费用,西冚自然村通过成立改造建设筹划领导小组,运用民主协商议事机制,让村民全过程参与决策与监督,充分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使其真正成为改造的参与者、管理者和受益者。在荔城街道办事处和棠厦村的主导下,西冚自然村发动党员、乡贤等力量,向每户村民讲解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房风貌提升改造的有关政策,帮助村民算清眼前经济账、今后长远账,争取到所有村民的理解与支持。

cc0ee55cbfe420b04444c2961456e447.jpg

b2c912327bb1beb3b23c0e76cc96eb6c.jpg
(村民积极配合和参与)

  补偿方案是村民最核心的关注点。为了最大程度保障村民权益,西冚自然村农房风貌提升改造项目根据现有楼房类型、青苗类型、宅基地等制定了不同的补偿标准,采取“财政奖励+村民自筹”的方式落实补偿。

  荔城街道办事处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出台房屋拆除奖励、经济补偿安置费等系列激励、补贴政策,激发村民参与的积极性;

  村委和合作社则通过发动乡贤力量等方式自筹资金,解决青苗补偿款,并出资为村内2户孤寡老人完成农房提升改造,真正做到统筹兼顾村民权益,确保各有所居。

规划引领,探索创新促改造

西冚在提升改造中坚持
政策导向、规划引领、先拆后建、集体统筹
以“三统一”扎实推进农房风貌提升

886423542965ea46e65739d36313ef04.jpg

90ed6d1cc9a65c8feb88fa30da4e6fef.jpg
▲西冚自然村整体风貌,改造前后对比图

  一是统一规划。旧房统一拆除,土地统一平整,经村民表决同意,村民新房均安排在同一片区的宅基地集中建设,新房位置参照以往邻里楼栋位置确定。

  二是统一设计。根据《荔城街农村村民建房实施细则》,严格落实“一户一宅”,规划每栋房屋基地面积80平方米,建筑层数不超过3层,建筑面积控制在280平方米内,并委托专业的建筑公司结合西冚乡情特色,对楼房外立面进行统一设计,确保农房风貌兼具观赏性与实用性。

  三是统一标准。平整后的宅基地由西冚合作社统筹规划分配,原有宅基地面积少于80平方米的,不足部分可向合作社认购闲置宅基地;原有宅基地面积超过80平方米的,多出部分可选择由合作社以货币性补偿形式统一收购,或在非农房建设的闲置宅基地区域认领同等面积的宅基地,确保村民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多管齐下,广开渠道筹资金

农房风貌提升改造能否成功
归根到底
还是改造资金能否落实的问题
而并不富裕的西冚自然村
通过政府支持一点、集体负担一点、
村民筹措一点、乡贤赞助一点
以“开源”、“降本”、“扶持”三实招
基本解决了资金筹措难题

546bbca5864592cb8c511bfc2c0181a8.jpg

a7fef9724664730b3e80cd6c1ec4d19a.jpg

7f27aa9ec0ddc085cee3a27ffab98248.png
▲西冚自然村改造后

  “开源”是根本。西冚自然村通过“三步走”将劣势转化为优势,成功开拓资金来源。

  一是乡贤聚力。以“乡情”为桥梁纽带,西冚自然村充分发挥乡贤的亲缘、人缘、地缘关系,发动乡贤捐款约130万元,用于祠堂修缮、农房风貌提升。

  二是资源活化。西冚自然村将统筹规划分配后剩余的宅基地资源,经本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一致表决通过,按“一户一宅”划分给原未拥有宅基地的村民认购宅基地使用权,实现提高土地资源使用效率和解决资金筹措难题的双赢局面。

  三是招商引资。毗邻小楼镇二龙村的西冚自然村,紧抓建设大型生猪养殖基地的机遇,整合可供产业发展的土地空间向投资方“毛遂自荐”,最终成功引进生猪养殖产业投资,达成长期租赁合作,集约土地所产生的集体经济效益不仅解决了村民农房风貌提升的资金难题,更让村集体年度经济收入实现质的飞跃。

  “降本”是关键。西冚自然村坚持从源头节流降本,把关质量,多地寻访,溯源建材,力争将建材成本控制在最低,在制作施工方案前即确定详细的成本预算和计划,让村民把建房资金用在“刀刃”上。

   “扶持”是保障。乡村风貌的提升离不开公共基础设施的合理配置升级,更离不开政府的经济扶持。荔城街道办事处立足西冚自然村所需,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助力西冚在公共基础设施、排水设施、路灯亮化、道路硬底化及沥青化等方面升级改造,全面改善西冚人居环境,让村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为建设和美宜居乡村夯实硬件基础。

420eb636273fb28504fecb2f62c088a9.jpg
(村内路灯、道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2023年春节前
西冚自然村村民成功入住新房
一派欢天喜地新气象
房新路通、山明水秀
农房风貌提升改造
不仅满足了西冚自然村村民对美丽舒适的
现代生活居住环境的需求和向往
更带动集体土地资产的提效增益

001f436b9144141ce62d8a61d7023eee.jpg

  从西冚自然村农房风貌提升改造的成功可知,在乡村建设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村民利益是根本目标。

  健全村民参与建设机制,突出村民主体作用,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将村民权益放首位,才能激发村民积极参与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

  强化“人、地、钱”三要素保障,坚持政府主导、村民主体、社会参与相结合,因地制宜定方案,多措并举筹资金,集约资源谋发展,才能让幸福生活“不止步”,乡村振兴“行更远”。

来源 | 荔城街党建和组织人事办公室宣传工作组、荔城街社区建设办、棠厦村、荔之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VIP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