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万!增城呢条村...

[复制链接]
晨光 发表于 2024-9-27 00: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秋时节
乌榄逐渐成熟
乌榄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
小楼镇邓山村内
村民们满怀期待地开始打榄
一幅充满乡土气息的丰收画卷
正徐徐展开

9d071677ef2c4601c6d825e516b83ed5.jpg

邓山村位于增城区小楼镇西南部
总面积7.3平方公里
生态环境优美,山高林密,水系发达
古梯田遍布山野
曾获得广州最美村庄 、
广东省“美丽庭院”示范村、
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广东省卫生村、
国家森林乡村等荣誉称号

0c7dea4931ef6bb67459e6bfa068a081.jpg

邓山村是增城有名的“乌榄之乡”
村内种植有1000多亩优质乌榄树
其中
百年以上的古乌榄树近千棵
村里成立了邓山村乌榄农民专业合作社
采取统一经营管理的模式
积极促进产业融合
带动农民增收
平均年产量约25万公斤
产值约500万元
获评为广东省“一村一品”乌榄专业村

264befb2d82c83090d2563540317d939.jpg

乌榄喜丰收
村民忙打榄

打榄现场
身手敏捷的村民爬上榄树
拿着长长的竹竿熟练地敲打树枝
熟透的乌榄便如雨点般纷纷落下
树下的村民们提前在树下铺好网布
将落下的乌榄捡起
放入篮子中

889f9e8b8e7085a46ccb77af35f119ed.jpg

现场还有不少孩子
也加入到打榄队伍中
欢快地跑来跑去帮忙捡拾乌榄
不时发出阵阵清脆的笑声
整个打乌榄的场景充满了
生活的气息和丰收的喜悦

851bf7f47c4585dfaee58b89d5cdfa94.jpg

5938a7b0cdedaf26bb45dbf100000728.jpg

  “我于2009年在外务工回来,在家里没什么事做,就承包了一些乌榄树维持生活,每年100棵左右。2009年回来时,每50公斤乌榄就四五百元,现在每50公斤逾千元。今年产量应该高一点,因为今年雨水比较多,乌榄要水分,品质也不错,预计产量有1.5万公斤。”小楼镇邓山村村民梁春华表示,承包乌榄的收入足够维持他们一家的生活。

6ca43e64c7619df122d3376409ddf68c.jpg

据介绍
邓山乌榄种植历史悠久
多年来一直是村民们重要的
经济来源之一

e80150c19a77a35d86a5409346b3b158.jpg

擦亮乌榄文化品牌
走出乡村振兴新路

近年来
邓山村通过拓宽销售渠道
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等多项举措
不断打响邓山乌榄品牌
将乌榄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经过不懈努力
村民的收入也不断增加

a27dab6d2d5abfbaadcf381f2f643641.jpg

未来,邓山村将继续
加大对乌榄产业的投入
进一步提升乌榄的品质和品牌知名度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村庄落地生根

5ca289fb79b36f1679ce7f099f394dce.jpg

该村通过举办打榄文化旅游节等方式
提高了邓山乌榄的知名度
从而吸引了很多游客和拍摄团队等
前来参观拍摄
带动了村民农产品的销售
也提高了村民经济的收入

5558a07b64ea776bd18cade0da539e60.jpg

除此之外
邓山村也引进了一家企业
根据企业规划
他们将结合古榄园及周边林地、民房等
打造包含民宿、露营、
旅拍、林下书屋、林间徒步及林下直播等
多种业态的林文旅项目
进一步擦亮邓山乌榄品牌
吸引更多企业前来投资
推动邓山村高质量发展

e623fdd8d9f996e5e2b0467d838c010d.jpg

乌榄全身是宝
邓山打榄节预计10月1日举行

乌榄虽小
但从果肉到榄核、榄仁
全身都是宝

  “榄肉可以做成广东人喜欢吃的榄角,榄角蒸鱼就是广东很出名的菜式,榄核可以做成榄雕。除此之外,榄核还可以做成榄炭,用它来烧功夫茶,既耐烧又无烟,而且烧出的水会有乌榄的清香。劈开榄核,里面还有乌榄仁,五仁月饼其中一仁就是乌榄仁。除此之外,乌榄叶和乌榄根都可以做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和止血的功效,乌榄叶也可以做成护肤品,像精油、纯露等,有非常好的清洁和保湿功效。”小楼镇邓山村驻村第一书记赖共爱介绍道。

ccef91f0e69aead08449533474251e6f.jpg

e5cfcd0b44b7ac9a8c23932f63df4196.jpg

d91134487016d80b4035eafe2240d703.jpg

乌榄虽小
却承载着村民们的希望与幸福
见证着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

e49281cb909a7e05f367e0637c88912a.jpg

今年的邓山打榄节
预计在10月1日举行
届时将以庆祝传统丰收节
和弘扬乌榄文化为主题
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盛会
通过乌榄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吸引各类游客参与体验
提升小楼镇的文化影响力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0af4cde361f1b2ea90e0ed50e5fa268.jpg

来源: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梁文薏  孙毅强 文/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VIP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