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 各地龙舟活动屡屡冲上热搜 龙舟制作、龙头雕刻、龙舟桨等 相关行业成了网友关注的话题
今天带大家一起围观 “增城造”的龙头! 看看造一个龙头到底需要多少道工序? 每一道都包含了“制龙”人的匠心与心血
多道工序精雕细琢
近日,小编走进 位于增城新塘的一家龙头工作室 工作室里 沙发、茶几、地面、桌面都摆放着 形态各异的龙头、龙头模型 让人叹为观止
龙舟景开锣前夕 该工作室在赶工造龙头
按照不同要求,造龙头一般有全新创作、原样复刻、旧龙头翻新等订单,工期要5至20天。龙头作为一条龙舟的“灵魂”,诉说着龙舟背后的历史故事,展现的是龙舟的“精、气、神”,一个好龙头,既要有“形”,又要有“神”。
全新创作龙头,一般会依据结合村乡的宗教信仰文化、姓氏文化、历史文化、民间传说等进行设计创作。在增城一带,常见的有天后娘娘、洪圣王、北帝、华光、刘备、张飞、关羽、九天玄女等形象蓝本。原样复刻、龙头翻新,则会根据村乡的要求,在保留原有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微调、完善、优化,达到“效果更佳”。
造龙头包括 “雕刻”和“上漆”两个主要环节 ▼
龙头雕刻:精准、细致
在雕刻环节,木材选料要求上乘,切割流畅,从粗雕、细雕,再到精雕,一锤一凿,刀功要精准、细致。
龙头上漆:多元、鲜明
造龙头另一个主要环节是上漆(又叫“上色”“裱漆”),上漆工艺的作用是防腐防潮、美化加工,其主要有打磨、上底(面)漆、修、烘等工序。 “磨”,对龙头整体、细节部位(牙、眼、鳞等)进行粗磨、细磨、精磨,达到平滑、顺手的效果。
上底漆多采用抹白灰打底的做法,近年工艺创新,有的改用油漆打底,后者的工艺更便于龙头日后的维修、翻新、保养。
等底漆干透后,接着就是上面漆,传统的龙头配色多元、鲜明。如红、黄、绿、蓝、金等传统色彩来增强龙头的视觉冲击力,寓意吉祥、兴旺。
上漆用到的笔型多种多样,平头笔用于大面积的铺色、快速打底;圆头笔适合用于刻画高光,晕染、绘制细节部分;勾线笔则适合用于点缀细小的模块,多用于“精修”工序。上面漆一般要上两到三层,干了一层,再上一层,防止出现因混色而造成的色差。
龙头烘干:讲究温度和时间把控
龙头上漆后,传统的做法是进行自然风干处理,但自然风干效率低,如遇雨水天、湿度大等天气,则不能进行正常干燥。这时候,就要用“烘干”工艺,使油漆干透。
烘的时候,要讲究温度和时间的把控。时间过短、温度过低,可能导致漆面未达到预期的硬度和耐磨性,容易导致龙头油漆剖落。时间过长,温度高,会造成漆面收缩,产生气泡开裂。烘的过程中,要时刻观察漆面的变化,及时作出处理。
“增城造”龙头“冲出”增城 各地客户来订购
近年来,增城民间技艺频频出圈 其中,增城非遗龙头雕刻(传统龙舟) 技艺传承人陈志君造的龙头 声名远播
如今 又涌现了多位年轻人投身 造龙头及龙头、龙舟模型 凭借增城在大湾区的地理优势和良好口碑 订单除了来自东莞外 还有佛山、肇庆、鹤山等地 “增城造”龙头已“冲出”增城
来源: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