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增城区郑中钧中学毗邻增江河岸 立于松岭之巅 学校占地面积44000平方米 现已完成山顶校区和新校区的改造工程 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2019年4月,学校通过广州市示范性高中评估。
2024年1月,广州市增城区郑中钧中学教育集团成立。
三十余年的办学历史,在履心成地的育人过程中,沉淀出中钧人“走向最好的自己”的文化基因。学校以臻融文化为核心,坚持“融合共生,智慧场域”的办学理念,致力建设人文化、现代化、国际化的研究型高中,培育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现代发展型人才。
办校源起 品质师资
郑中钧中学创建于1988年,是旅港同胞郑黄月芳女士为纪念先夫回乡捐资兴建的一所教育局直属公办高中。学校具备一支德业双馨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123人,其中专任教师120人,党员45人,高级教师职称53人,研究生学历39人。增城区人民政府引进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2人落户该校,含省级名校长和省级名教师各1人。广州市名师、名班主任、先进个人共70人次。增城区名师、名班主任、先进个人102人次。师生参加国家、省、市各类比赛,获奖数百人次。
教学教研 累累硕果
郑中钧中学先后获得多个省市区级奖项,曾获得省一级学校、省普高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广州市示范性高中等称号。智慧教学方面,获评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支撑学校、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校、省信息化中心学校等。创新教学方面,获评省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校、省基础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示范推广项目校、市智能教育融合创新中心支撑校。心理健康方面,获评市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等。
学校推进融慧教学模式,致力打造研究型科组,并获评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项目增城区教研基地学校。其中,语文、化学、政治学科被评为省基础教育高中教研基地学校。
全员导师 多元育人
郑中钧中学注重打造陪伴型教育,各年级制定特色全员导师计划,对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进行个性化指导。人美情深的融生德育系统,让中钧学子的每一个时空都遇到心灵深处的自己、遇到合作进取的同伴、遇到美美与共的世界。
在活动体验中感悟生命、涵养品质,提升思维力与道德力,是中钧育人工作的使命。学校现有科技学术类、文艺体育类、理论学习类、公益服务类等四类共31个学生社团,为每一位孩子的个性化成长搭建了展示自我的梦想舞台。
书香校园 智慧教学
郑中钧中学建有与增城区图书馆互通的“智慧图书馆”,校内设置休闲式书吧、智慧朗读亭、智慧读触屏、数字阅读平台,观松亭、听松轩、阅松斋等雅致环境供学子们潜心阅读、静心悦读,结合港式书院风格,独具书香校园气息。
依托智学网的智能组卷阅卷及大数据支持,驱动精准教学;引进科大讯飞物联平台,全方位打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融生教育场。
智能宿舍 温馨舒适
郑中钧中学新校区宿舍饭堂为一体式综合楼,配备方便快捷的智能电梯。宿舍均为6人间,采用“2+1”分布模式,既干湿分区,又兼具舒适度。空调、紧急呼叫器、自助洗衣机、吹风机一应俱全。晚寝前,数字化广播智能播放“心灵驿站““经典美文”等栏目,陶冶身心,品质生活。
家长问答
1. 招生人数
郑中钧中学2024年高一计划招生500人,10个班。
2. 招生范围
郑中钧中学是增城区属公办市级示范性高中,增城区及市内区外户籍生或学籍生均可报考。
3. 招生批次
第二批次名额分配,计划招生250人;第三批次统一招生,计划招生250人,其中随迁子女计划招生75人,外区生最大计划招生75人。
4. 近三年学校录取最低分数 注:2024年名额分配划线分数是582分。
5. 新高一师资配备情况
学校现有教职工123人,高级教师和研究生学历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75%。新高一共设10个班,任课教师基本是高三循环下来的教师。
6. 学校特色班型
开设两个“985”实验班,招收100人。“985”实验班的教师团队,由省名教师张治国老师领队,集学校教师菁英,打造“最强攻关团队”,力争一年见成效,两年有突破,三年实现跨越式发展。
7. 志愿填报
根据近三年招生录取情况,建议有意报读该校的中考考生在第三批第一志愿填报“广州市增城区郑中钧中学”,学校代码:83102002。
我们看不见时间 但可以共同见证时间的力量 在未来的高中三年 中钧将用尽每一处教育的微光 汇聚照亮你今后人生的浩瀚苍穹 让我们相约中钧松子山,共圆美好大学梦!
来源:郑中钧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