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代表吉祥的动物,与凤、龟、龙共称“四灵”,在我国已有2500多年历史。麒麟舞,又称“武”麒麟,作为麒麟文化的一个民间艺术载体,已随历史长河流传500多年,有着祥瑞太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深厚寓意。
在荔城街夏街村,麒麟舞曾是节日庆典、婚嫁喜事中的重要文化活动。但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式微,夏街麒麟队于1981年停办,麒麟舞被定格在40年前泛黄的老照片里。
成立“锡类堂” 重振麒麟舞
近年来,多地的麒麟舞文化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传统民间艺术逐渐走进大众视野。2024年,夏街村抢抓乡村振兴的机遇,决定重振麒麟文化,新成立“锡类堂”麒麟队。
2024年3月19日晚,夏街村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氛围中。23:30至24:00,新成立的“锡类堂”麒麟队举行了隆重的麒麟头开光仪式。仪式包括盛装列队拜祖、深宵“点睛”、仁兽“咬青”、放鞭炮、锣鼓响、麒麟舞等环节。
盛装列队 虔诚拜祖
在盛装列队拜祖环节 麒麟队成员身穿统一队服 整齐列队 虔诚地向祖先祭拜 祈求麒麟舞的传承与发展 能够得到祖先的庇佑
深宵“点睛” 仁兽“咬青”
夏街村党委书记黎进华作为代表为麒麟头进行点睛仪式,寓意着为麒麟注入神灵之气,使其焕发新生。接下来的仁兽“咬青”环节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黎进华收下麒麟嘴里的树枝,象征着为夏街村带来好运和丰收。
“麒麟是仁兽,素食者,但此习并非与生俱来。‘开光’是求麒麟先师,魂附麒麟体;‘咬青’即开光后口含一条连叶树枝,象征新麒麟第一口吃的是素,自此永世吃素,不会伤人。传说麒麟‘开光’时煞气很重,倘若白天碰巧有孕妇、儿童或时辰相冲的人经过,便会无端伤人性命,故仪式必须选择夜静无人时,以免节外生枝。”夏街村长者介绍。
放鞭炮 锣鼓响 麒麟舞
鞭炮鸣,锣鼓喧,麒麟舞正式拉开帷幕。夏街麒麟队凭借高超的舞技,将传说中麒麟的喜、怒、哀、乐、惊、疑、醉、睡等动静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一拍一节,震天动地,令人叹为观止。这些高难度动作的背后不仅凝聚了团队之间的默契与配合,更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传好“接力棒” 舞动“幸福村”
此次夏街村“锡类堂”麒麟队 开光仪式的成功举办 提升了夏街村的文化软实力 为村里的和谐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艺术长河,生生不息 重振麒麟舞 不仅是对麒麟舞 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更反映了夏街村民对 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与坚守
以文化铸魂 走出文化自信之路 除了麒麟舞外 始建于元朝至正19年的夏街村 还保留着古建筑、古驿道、古树名木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未来 荔城街将依托夏街村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 加快推进文化资源优势 向文化发展方式转变 探索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赢”的 文化产业建设新路子
增城人关心增城事 请加增城街坊群 ↓
来源: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荔城街夏街村、今日荔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