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潭!100万!

[复制链接]
晨光 发表于 2024-1-21 02: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月18日晚
派潭“村晚”
走进红色革命老区樟洞坑村

        貔貅舞动,登场便是焦点,樟洞坑村貔貅队及乡贤们热闹开场;练就了一身“金钟罩、铁布衫”的武术名家带来硬气功表演,手断红砖、铁肚功、铁头功、全身抗打技能......真是看得让人热血沸腾!

8283f0d10f0e24786f7ae11720924bf5.jpg

cd8135f20d177350e50f06111c93fe34.jpg

780a888a63188f6ebdc1c4dd9e5534df.jpg

73a2cec4c87ec8c441db5534a69337d3.jpg

推开“与时俱进”的发展之门
迎接“满眼生机转化钧”的变化之新

樟洞坑这个革命老区
正在颠覆我们的刻板印象
如今抓特色抓产业“点绿成金”
“根”与“脉”仍在,“红”与“绿”依旧
变的是更美的容颜、更快的脚步
不变的是革命记忆与历史底蕴

  荔枝专业村是樟洞坑村给世人的第一印象,全村有6000多亩荔枝果园,独特的气候和优越的地理山水环境使得樟洞坑村出产的荔枝个大核小、品质优良,这里的桂味荔枝还是广东省级“一村一品”,广受大众追捧。樟洞坑村在“艺术+乡村”上率先“试水”“破题”,2023年6月成功举办首届荔枝文化节暨国际艺术村项目签约仪式,开辟了一条特色的发展路线,计划通过“艺术+”形式打造集艺术创作、交流展览、写作采风、自然教育、康养休闲、户外徒步等于一体的国际艺术村。

2686a8a0b4ce68263e8254df0b96c50b.jpg

  樟洞坑国际文化艺术村创始人、网红新农人小余哥,在派潭投资多个项目,一直亲力亲为为乡村发展代言。“乡村广阔的土地孕育着无限的机遇与希望,号召更多的年轻人回归乡村,重塑乡村的价值,助力乡村振兴。”小余哥说道。

  樟洞坑这个老区不断摆脱固有的路径依赖,敢于试、勇于闯,创出“红变金”的发展路子。樟洞坑广场舞队、派潭镇干部们、小余哥舞动起欢快的《映山红》和《科目三》,那夏天漫山遍野的红,红的不仅仅是丰收的荔枝林,红的也是樟洞坑村民们的幸福日子。

2ea53f6d54496b49765fbae6e07e1349.jpg

ccc052e2bc448bc41cefdd5daacdde22.jpg

  2019年前,樟洞坑村委在乡贤们的支持和帮助下,将原樟洞坑革命武装起义秘密联络点——大份田丘(邱)氏宗祠建设成为红色景点,深挖“红色富矿”形成颇具特色的“樟洞坑革命历史展馆——樟洞坑革命烈士纪念碑——雁洋陂红色通道”的参观旅游线路,计划拓展集研学、教学、培训等为一体的综合功能,让革命老区走旅游推广的路子。

从荔枝专业村到打造樟洞坑国际艺术村
再到盘活红色资源、建设红色经典
樟洞坑村正推开“与时俱进”的发展之门
不断“解锁”自家的“独门绝技”
迎接着“满眼生机转化钧”的变化之新

推开“崇德向善”的公益之门
迎接“一粥一乐显温情”的文明之新

派潭是一个长寿镇
60岁以上老人占全镇常住人口的17%以上
村里年轻人大多都外出务工
许多村自发形成了定期为老人熬粥的做法
如樟洞坑村的 “一粥一乐”
以粥为媒介
搭建起一架沟通老人、孩子的心灵之桥
传递着服务与关爱
“村晚”现场启动了“一粥一乐”公益活动
e25e69f05b3d66538690cf52566f9ccc.jpg

  派潭幼儿园的师生们带来舞蹈《一粥一乐》,从舞蹈和背景VCR中,我们看到了派潭镇举办“一粥一乐”活动的片段,感受到了这个活动带给老人们的温暖。早在2013年,广东十大好人肖钢老师便在旧高埔村孝心堂发起每周日为老人煮孝心粥的活动并持续至今。樟洞坑村的几位年轻志愿者们通过参加旧高埔村孝心粥活动后深受感染和触动,决心在村里开展“一粥一乐”活动,于是在2022年6月,第一场“一粥一乐”活动在樟洞坑村开办起来,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主动加入,志愿服务队伍愈发壮大,累计参与志愿者达300多人次,服务群众1500余人次。“‘一粥一乐’仅是一个乡村公益缩影,我们希望能继续用这份善意去脉动一群人的心,集合一群人的善心去关心关爱农村的一老一少群体。”“一粥一乐”活动的发起人李汝冰说道。

a639e9e92533eab563357228a88549be.jpg

ef23576c6bfe7edb4ea0a7a08b8609a8.jpg

c492e86076a16979236164bcdd6a63a3.jpg

c9d3cac53f637c3e7707a2dbd8cb86b6.jpg

a40e9f35e1a8875240678965aeed521d.jpg

  樟洞坑村所开展的“一粥一乐”活动充满感召力,具有滋润人心的力量。为引领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派潭镇广泛推广“一粥一乐”公益活动,全镇38个村居均已设立爱心捐赠通道,发动镇村社党员干部及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老幼公益事业中,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乡村公益强化乡村治理。

  100元、200元、500元、自家的蔬果、鸡蛋、米面,派潭的“一粥一乐”公益项目收获村民朋友们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们的大力支持。在“村晚”现场,观众也纷纷解囊相助,通过实时统计画面,共募集到善款已超过100万元。

981d5833ad75ec400ff3ff3be3d578f7.jpg

4f83c7000f6fa6a3babcabe43c888043.jpg

无数身影用行动书写
每一个民心为重的瞬间
希望未来
“一粥一乐”公益活动能走遍更多地方
有一份热,发一份光
用脚步丈量温情,用行动温暖人心
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空巢老人们
带去更多的温暖

12036c9807abb9189ded1e016eb1a440.jpg

推开“述往思来”的传承之门
迎接“草木百年新雨露”的活力之新

樟洞坑村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粤赣湘边纵队第三支队的
游击根据地之一
承载着1947年樟洞坑伏击战胜利的印记
在革命战争中涌现出了
如丘炳安、丘水平、丘金土、
丘观容、潘学华、潘亚长、黄伯相等革命烈士
这些革命故事、这些英雄名字
虽经过岁月长河
但他们的贡献与事迹历久弥新

  在派潭幼儿园老师们精心编排的红色舞台剧《如愿》中,我们看到了革命时期战火纷争中烈士们为保家卫国英勇奋战、壮烈牺牲的场面,看到了1992年派潭信用社大火,革命烈士邱艳玲4次冲进火场抢救国家财产的场景,看到了穿越时空的历史对话,现今的如愿盛世是万千忠骨、万千热血,以灼热的信仰信念、以炽热的家国情怀书写出的壮丽诗篇。

f97213765785bdce96e191d7ab4bb167.jpg

004472e8561db8a4ac3a938dd6267015.jpg

47452d203bc09037b5c56fdff63d2e34.jpg

4cc4002d0415261239af76689e95e1f9.jpg

革命老区处处都跃动着红色资源、红色基因
以派潭“村晚”系列文化活动为契机
主动推开“述往思来”的传承之门
就是让历史说话,让非凡历程大放光彩
让革命老区的人们
带着豪情、底气、自信“再出发”
同时,在“开门迎客”中
让更多人感受到革命文化读懂红色故事,铭记老区精神

8f4645ae140754ef105e476a36fadcb2.jpg

推开“生生不息”的创变之门
迎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奋斗之新

许多老区人民和烈士后代
都是在红色家风和历史故事中沁润长大的
其骨子里就有着敢拼敢闯的精神
流淌着吃苦耐劳、敢于斗争的血液
万众一心、共圆梦想的“红色力量”
势必将为老区发展
注入“强心剂”、上满“加油包”


  客家山歌《喜看今日樟洞坑》,脍炙人口的客家话,朗朗上口的七言词。我们从山歌皇后曾婷婷及樟洞坑村委和村民们的传唱中感受到樟洞坑村日新月异的变化与发展。荔枝之外,樟洞坑村还有慕吉·云溪等4家民宿、荔乡园等4家农家乐,樟洞坑国际文化艺术村和大围营地等项目也在建设中,樟洞坑村民们的勤耕岁月、奋发奔涌,赋予了这块红色的土地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bf8dcf62ebd15807ceb1e23522992680.jpg

86e239eae5cb508a9f777b3752ec8e10.jpg

  我们也欣喜地发现,不管是在樟洞坑“一粥一乐”公益项目当中,还是在革命老区“转身”当中,抑或是在派潭“村晚”樟洞坑专场大舞台上,都能看到很多年轻人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延续和发扬着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

  樟洞坑村七境小学的孩子们用区级非遗舞渔灯改编的舞蹈《嬉渔灯》;来自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的学子们带来洋溢着欢乐与爱意的应景歌舞《相亲相爱》;本土乐队——荔之核,用音乐的方式将经典红歌改编成摇滚乐,让红色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a0b491e54b0aee16eda493c14aa04acf.jpg

1285623785ead5f9ae190d0d52fe5022.jpg

db2a5cb7a29e6c576d100bbe92f5d74f.jpg

40a224bf34f6c5a1298145911c5f4b63.jpg

  由荔之核乐队改编、歌手刘洋现场演唱的《吾乡派潭》带来了最后的高潮。灿烂的烟火带着大家对革命老区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带着如愿盛世的期盼升空,烟火与盛会感召着更多派潭人民迸发实干精神、启发创新思考,感召着更多爱心人士参与到乡村公益活动当中,感召着更多人关注革命老区、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用心用情地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


4266bc73a1db215619709a5239b6badf.jpg

派潭“村晚”已经举办到第十五场
以节为媒、顺势而为
“村晚”大舞台不仅是演出的舞台
也是创新创造的平台
让有文化、有底蕴、有信仰、有潜力的
文化村、红色村
与“满眼生机转化钧”的精彩撞个满怀


来源:派潭镇人民政府、区融媒体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VIP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