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布了 2022年度“广州市美丽乡村”名单 其中 增城共有27个村获此称号!
新增的美丽乡村都有哪些? 说不定就有你家哦~ 下面,一起来看看
新塘镇(1个)
上基村
上基村位于新塘镇东北部,东江支流从村前缓缓流过,葱郁树木和流淌碧水相映成趣。如今的上基村,处处如画风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公共设施配套更加完善。
石滩镇(6个)
岗尾村
岗尾村位于石滩镇东北边,交通横穿广惠高速,纵穿荔三公路,是一个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的田园式村庄,主要种植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 ▲资料图
金兰寺村
金兰寺村钟灵毓秀、历史底蕴浓厚,拥有许多古建筑,至今保留有古码头、古祠堂、古巷道、古戏院、古水井等历史遗迹,呈现着未经现代商业雕琢的天然之美。该村的增城金兰寺遗址是目前广州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史前遗址。
元洲村
元洲村位于石滩镇东部,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单氏先祖于宋代在此开居建村时,看到这里四面环水,形成增江河中的一个圆形沙洲,因“圆”与“元”谐音,故取村名为“元洲”。村中河涌相联,陌巷相通,古树榕荫镶嵌,朝可鉴碧江晨曦,晚可赏古埠夕阳。 ▲魏伟红/摄
塘头村
塘头村位于增滩公路旁,北至增城市区十公里,南至石滩镇四公里。塘头村临水而居,依岭而筑,于1988年被评定为增城首批革命老村,此处所存在的生态基地、文化建筑以及民风民俗底蕴深厚。
郑田村
郑田村位于石滩镇北部。该村的郑田石王古庙是我区祠堂的经典代表。石王古庙四周环境清幽,有大树环绕,百年的秋枫树干粗壮而苍劲。古庙保留了原有的岭南建筑风格,墙砖飞檐,古色古香,获评广州市历史建筑。
桥头村
桥头村位于石滩镇东部,古巷历历,古井相间,洋溢着广府文化气息。现存的古建筑有罗生祖堂和黎氏祠堂,均为清代建筑。村中还有始建于民国时期的两座炮楼。村中的古桥引人注目,“三基两涵”寓安祥。 ▲资料图
仙村镇(1个)
下基村
下基村位于仙村镇西南部,处于东江河的下游,西面被东江河流环绕,东界东江河,西接田心村,南邻沙角村,北接上基村。村内环境整洁优美、别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屋林立。 ▲资料图
荔城街(1个)
廖隔塘村
廖隔塘村位于荔城街东部,村内分布着典型岭南风格的祠堂、碉楼、民居和门楼等建筑,存活着多株水翁、榕树和木棉等树龄上百年的古树名木。去年以来,该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升级村内主干道、整饰房屋外立面、增设运动休闲设施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增江街(1个)
陆村村
陆村村位于增江街东南部,广汕公路东西向穿村中部。陆村村建村于明代。村产业发展主要为农业,种植香蕉、荔枝等水果和鱼塘养殖。村庄具有独特的岭南乡村特色,蚬壳陂自然村东南面有黄巢驻兵地遗址,可追溯至唐僖宗五年(878)。 ▲卞伟峰/摄
朱村街(1个)
龙岗村
龙岗村在朱村街中北部,距朱村街道办事处约5公里。冲积平原地貌,因村旁山岗似龙尾,原称龙岗尾,后改叫龙岗。丘陵有岭吓山、乌石岭、金鸡岭、石古壮、欧坡堂登。朱村运河、陂头坑河流经该村。 ▲吴若承/摄
中新镇(5个)
坑贝村
坑贝村至今已有780多年历史,其保存完好的明末清初村落格局、典型的广府建筑风格,像一幅水墨丹青画卷。纵然历史变迁、沧海桑田,多年来,该村以优美的自然景色、深厚的文化底蕴、超震撼的建筑风格吸引着多方游客。
山美村
山美村位于中新镇西部,邻近中新知识城。该村依托万果小镇、氧森谷、广州龙城国际康复医疗医院等多元产业,推进乡村建设、全面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奋力打造“百千万工程”示范村。
联安村
联安村与小楼镇、派潭镇、从化区为邻,四季如春,四面环山,青山翠竹,郁郁葱葱。联安村是增城区有名的古侨村,大家耳熟能详的郑中钧、郑景贵等名人便出自于此。
永兴村
永兴村位于中新镇北面,拥有增城十大名山之一的华峰山,辖内有增城人民抗日游击基干队和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增从番独立大队成立遗址、革命烈士纪念碑、李旭初革命事迹陈列室等红色资源,李旭初、钟均权、李自强等先烈的英雄事迹广为传颂。
三星村
三星村位于中新镇东北部。近年来,三星村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标准化,培育特色无公害农产品,尤其致力于打造属于三星村本土的优质丝苗米品牌,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 ▲资料图
小楼镇(3个)
腊圃村
腊圃村历史悠久,带来了星罗密布的古建筑和古迹,除了赖氏祠堂,还有报德祠古建筑群,是岭南地区唯一一座以庙、塔、祠组合,佛、儒、道三教合一的独特建筑群,葛洪栽树、麻姑挖井的故事耳熟能详;庐峒山赖氏家族墓,始建于宋朝,不仅寄托了赖氏族人的千年回忆,对于研究宋时墓葬形制还具有重大价值……
沙岗村
沙岗村位于小楼镇西南部,毗邻广河高速二龙出口。2022年8月开始运营的小楼优选电商直播基地位于该村。基地通过建立农产品展销中心、网红直播间、短视频创作拍摄基地及电商培训中心,以旗舰店+直播+短视频带货为主导,推动我区农村电商产业发展,同时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创业的机会。
▲资料图
罗坑村
罗坑村位于小楼镇西北部,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村内山林、耕地成片分布,大坑河流过本村,环境优美。村北部与秀水村交界有一处山塘,又名“罗秀山庄”,风景秀丽。 ▲资料图
正果镇(3个)
番丰村
番丰村地处正果镇中心地带,紧邻正果老街、蒙花布乡村旅游区,拥有丰富的农业产业资源。近年来,该村依托原有的农业资源,采取“农业+N”的发展模式,将乡村变为景区、农田变为景点,多元赋能焕发乡村新活力。
庙尾村
近年来,庙尾村借助正果镇发展百里道香新乡村示范带的契机,通过多产业发展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在大力发展传统酱油及腊味产业的基础上,不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新老产业齐头并进,推动村庄高质量发展。
畲族村
畲族村是广州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也是广州地区最大的畲民聚居村落。崇山峻岭藏有原始森林,村里还有历史悠久的各种独特的景观。畲族有自己的语言、民歌和服饰,擅长唱山歌,还有自己的图腾崇拜。自然景观主要有桃花谷、柿树坡、扫把山、梨花沟、枇杷谷、枫树坡等。
派潭镇(5个)
高埔村
高埔村位于派潭镇西部地区,与中新镇接壤。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于农业。近年来,该村积极推进农村建设,把保护传统村落与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进行统筹规划,使古建筑景观与城市基础设施相得益彰,农村稳步持续发展。 ▲资料图
佳松岭村
佳松岭村位于派潭镇西部,是革命老区,地处“大田元语”新乡村示范带中,拥有省级非遗舞貔貅、中共增龙博中心县委书记驻地旧址等文化资源,主要经营发展民宿产业、盆景产业、家具课桌椅产业等。
汉湖村
汉湖村位于派潭镇中北部,这里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便出生于汉湖村河大塘;汉湖凉粉草品质优良,由此制作而成的凉粉清凉甜润,冰滑爽口,其制作技艺现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湖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麦客·和客、探云田居和宛若故里3所民宿坐落于此。
高滩村
高滩村位于派潭镇北部,以白水寨生态旅游景区为核心,以温泉旅游业为龙头,特色旅游资源丰富,周边建设有多家星级酒店,如金叶子温泉度假酒店、广州香江健康山谷等。
背阴村
背阴村位于北回归线的南昆山脉群山之中,云雾缭绕、层峦叠嶂、森林葱郁,是白水寨省级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毛茶盛产于此。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处在南昆山腹地的背阴大队七星墪茶场,倚靠独特的气候水土环境制作出的西坑茶(绿茶)毛茶远近闻名。
恭喜以上村庄!
来源:增城区融媒体中心、区城乡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