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海遗踪解说”介绍 增城新八景之“古海遗踪” 其景点包括: 石巷、天后宫、倚岩寺、 翼亭、湛甘泉钓鱼台旧址等
其中 海蚀洞,又名石巷 因有石大如山、浮露于地面 两石之间形成一洞 洞高2.5米,长20米
清末《增城县志》记载: “石巷, 在邑治西南八十里甘泉都沙贝村外, 巨石夹成一巷,有岩可坐数十人。 岩中祀天后神。岁时伏腊, 居民报赛往往游歌于此。 其侧有寺曰倚岩。”
石巷洞口 筑了个小门楼 门楼上面 有“石巷”两个大字
石巷的顶部有狭长的裂缝 能窥望天空 洞内可容纳上百人 人在洞中如入小巷 故又名:石巷
经专家考证认为 石巷是七千多万年前 由红色砂岩和砾岩组成的小山丘
距今约两千多年时 东江三角洲一带还是广阔的海湾 海水不断冲击这个山丘 将岩石冲出一条小巷 就成了现在的海蚀洞
它是目前发现的 我国大陆具有一定规模的海蚀洞遗址 是重要的海陆变迁证据 具有较高的科学、历史研究价值
与海蚀洞洞门连接的 是一隅比洞口更带更大的石岩 岩下有石台,犹如神殿
人们便用这一天然殿台 建成天后宫 以弘扬妈祖爱国爱民、慈悲为怀的精神 并期望海神妈祖赐福保合境平安 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石巷所在的石山之上有翼亭 附近东江江岸有湛甘泉钓鱼合遗址
新塘,古称沙贝 被深深地烙上沧海桑田的印记 长流不息的母亲河东江 涵养出新塘“海纳百川”的精神 使新塘成了全国百强镇、广东省中心镇、 广州市东部和增城区南部工商业重镇
水带来了沙贝,水孕育了新塘 水流不息,发展不停 新塘镇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 更阔步地向前迈进
来源: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