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万八千里》第二季第六期 于日前播出 本期节目中 “食”万兄弟团 伯远、陈欢、唐九洲、魏晨、 伍嘉成、武艺 来到了增城 采摘增城荔枝、品尝特色荔枝宴
《“食”万八千里第二季》是由浙江卫视和妙趣新媒体联合推出的实景推理美食探秘综艺,以实地探秘、美食打卡、实景推理等形式展现不同城市的文化特色和风土人情。节目凭借“科普+娱乐”的新模式、深入挖掘城市内涵的独特气质获得观众一致好评。
“食”万兄弟团到了 增城哪些地方?
有哪些体验?
第1站
“中国荔枝看广东, 广东荔枝属广州增城。” 仙村镇荔枝文化博览园讲解员吴艳芬 首先给“食”万兄弟团讲解了 增城历史悠久的荔枝文化
增城的荔枝品种众多 吴艳芬为大家着重介绍了挂绿荔枝 “增城挂绿”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西园挂绿母树现在只剩下唯一的一棵 生长在增城挂绿广场的观赏园里 拥有400多年历史 2002年,一颗挂绿荔枝 曾卖出55.5万元的天价
增城荔枝曾得到苏东坡等 文人墨客的赞誉
除了鲜果
荔枝还能延伸加工
制成荔枝干、荔枝罐头、荔枝酥等
最后 吴艳芬还介绍了 同样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 增城仙进奉荔枝 “食”万兄弟团在品尝后 纷纷表示好好吃、好甜
知多D
荔枝文化博览馆位于仙村镇基岗村,从自然、历史、文化、技术等四方面解读荔枝的自然密码,探究荔枝种植的奥秘,以诗词、书画、民俗、典故等方面呈现千百年来荔枝文化的发展历程。
博览馆共分序厅、第一、二、三、四、五展厅,按照世界——中国——岭南——增城——仙村的顺序展示不同地区不同朝代的荔枝文化内涵。
● 序厅属于博览馆的前言部分,主要展示世界荔枝历史与文化发展史,以氛围塑造为主。
● 一展厅为荔之品,主要包括荔枝起源、世界荔枝分布情况、荔枝品种介绍等。
● 二展厅为荔之情,由种植荔枝典故、民俗、新风组成,如妃子笑的故事、何仙姑与挂绿的故事、阿娘鞋的传说、仙进奉的由来等。
● 三展厅为荔之韵,介绍荔枝的诗词、书画、工艺品、音乐等,如词赋《过华清宫绝句》、杜牧《食荔枝》、苏轼《广州荔枝词(五十四首选三十四首)》、屈大均《荔枝赋》等。
● 四展厅为荔之芯,该厅展示的内容有荔枝味、荔枝的延伸产品、药用价值、种植技术、生产工具,如荔枝酒、荔枝醋。
● 五展厅为荔之茂,重点介绍增城地理位置、仙村生态环境、古荔枝树起源考证,讲述荔枝生长的必要条件,突出介绍仙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第2站
“食”万兄弟团 随后来到荔枝果园 果园负责人陈周钦 给大家介绍了果园的片区分布 糯米糍、仙进奉、妃子笑等荔枝品种
兄弟团还体验了一把 采摘荔枝的乐趣
采摘过后 他们还跟果农学习了 如何分拣荔枝进行装箱
增城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条件优越、农业产业兴旺、荔枝文化悠久、荔枝品质上佳,近年来,增城区坚持以荔枝为先、以荔枝为媒,通过建园区、打品牌、畅流通,推动荔枝产业做大做强,重点实施园区带动战略,打造仙进奉荔枝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仙村荔枝小镇以及153个100亩以上的优质荔枝种植基地,构建集种植、加工、电商物流、研发、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荔枝产业集群。
今年全区荔枝种植面积19.8万亩,总产量约4.8万吨,总产量较去年增加3.9%,荔枝价格稳中有增。目前已售出4万吨,占总产量的83.3%。其中,仙进奉荔枝品质优、市场认可度好、价格高,远销东盟、北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仙进奉荔枝原产于仙村镇基岗村,近年来,仙村镇坚持走规模农业和品牌农业发展之路,把打造仙村镇仙进奉荔枝品牌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不断加快产业调整步伐。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推广,仙进奉荔枝品牌效益日渐凸显,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和市场效应,有效带动农民富裕富足。
第3站
花样荔枝宴你见过吗? 荔乡仙境、荔乡春色、 清蒸荔枝菌、荔枝木烧鹅、 “贵妃出浴”等特色美食 让兄弟团一饱口福
除了特色荔枝菜肴 兄弟团还对增城特色美食—— 兰溪濑粉 赞不绝口
荔枝是增城的特产水果,也是增城的文化符号。近年每逢荔枝季,我区的酒店、农庄等都会用荔枝入菜,打造粤式美食,营养又好吃,为夏天餐桌增添一抹清新。
增城特色美食众多。去年年底,增城的正果云吞、兰溪濑粉、鲮鱼皮、派潭盖仔粉、朱村鸡饭、东江鱼包等6项“增城小吃”制作技艺标准通过国家平台认证,成为全市第一批获得国家信息平台认证的地理特色小吃标准,走在全市前列。
来源: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