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山义学老照片
正果中学的办 学 可 追 溯 到 清 朝 时 期,清 康 熙 四十九年(公元1710),在正果寺的 东 侧,由 知 县 沈 澄 倡 建,耆 绅 姚 玉 魁、秀 才 姚 湘 涛 捐 田 办 起 瑞 山 义 学。
▲ 东山义学老照片
随着“洋 务”“维 新”运 动 的兴 起,全 国 各 地 创立学堂,掀 起 办 学 的 新 潮。当时 金 牛 都(正果古名)也不例外,在清 同 治 元 年(1862),正果 大 批 有 识 之 士、乡贤 捐 资 重 修 瑞 山 学校,在学校大门上镶立 校 牌“瑞 山 义 学”,并立下捐 资 重 修 瑞 山义 学 纪 念 石碑。同时 期也在 正 果 洋 村 创 办 起“东 山 义 学”。从此,正果地区 就 有了“瑞 山”“东 山”两所义学。
时至1938年,中 国 共 产 党 为 培 养 人才,一批 共 产 党 人要求把东山义学改办成初 级中学,因与梅县东山中学同名,校名易为“东岭中学”。1940年 抗 日 战 争 全 面 爆 发,正果 沦 陷,学校被 日 寇 焚 烧,逼使东岭中学迁到麻 冚灯 心冚 村续办,后因时局紧张而停办。
▲ 原正果一中校门
1945年 抗 日 战 争 胜利,在正果人民 积 极 要 求下,正果一批有识之士于1946年成立了校董事会,商议复办东岭中学大事,选定校址在瑞山义学,学校定名为“正果中学”,首任校长陈冠成(正果圭湖村人)。1948年陈冠成校长任期届满,由客家族人王鉴中(增江人)任第二任校长。1949年全国 解 放,党 和 政 府 对增城教育进行整编,1952年把中学按全县中学序编命名,正果中学被命名为增城县第五中学(简称为增城五中),校长由王鉴中继任。
▲ 原正果一中环境
1956年国家提出大力发展教育,当时学校只有原瑞山义学的校舍,存在校舍严重不足问题。于是党 和 政 府 发 动 群 众,在正果寺的东侧搬山填塘扩建课室。1958年“大跃进”时期,学校由增城县第五中学复名为正果中学。
▲ 原正果一中环境
1968年正果人民公社改名为前进人民公社,后来在1975年又复名为正果人民公社。正果中学也随着变易校名,在1968年至1975年学校改名为前进中学。
1968年增城全面实施小学附设两年制初中班,正果中学随之改办为两年制高中。1976年学校在池田村的山坡地创建学农基地(现在正果中学校址)。
▲ 原正果二中(拍摄于1989年)
1979年政府对教育进行整顿,撤销小学附设初中班,正果中学改办成三年制初级中学。因扩大招生,学校把学农基地建设成正果中学分教点。1983年正果中学分教点改办为正果镇属中学,也叫池田中学。
1990年为了加快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实行分级办学。正果中学划归镇属管理。正果中学(原校址正果寺东侧)易名为正果镇第一中学,正果镇属中学(池田中学)易名为正果镇第二中学。
▲ 正果中学现状
1998年9月,因教育创强发展,正果一中、正果二中合并为正果中学,实行一校两地的办学管理模式,并确定原正果二中教学点校址为教育创强发展定点。2009年9月,正果中学校改扩建工程基本完成,原正果一中、正果二中办学点正式合二为一,开启一校一址办学管理模式。
来源:增城区教育局、正果中学、印记正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