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发布 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最新情况 2022年12月以来 共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14例
其中,1例XBB.1,1例XBB.1.5 5例BQ.1.1,1例BQ.1.1.17 4例BQ.1.2和2例BQ.1.8 较上次中疾控披露 “1例XBB.1.5”为本周期新增变异株病例
XBB.1.5是什么?
这是一种高传染性的奥密克戎亚型毒株。 世卫组织官员称,XBB.1.5是迄今最具传染性的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原因在于这种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内部的突变使得病毒能够粘附在细胞上并容易复制。
美东时间2022年12月30日,美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其估计当周美国有40.5%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是由高传染性的奥密克戎亚型毒株XBB.1.5毒株引起的。
XBB.1.5具有“高传播”和“高免疫逃脱”的特点,不过症状方面的严重度并没有增加;但因为感染快速,对于中重症和较为脆弱的族群来说较需注意。
● 全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22年12月9日以来,各省份报告人群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阳性人数12月22日达到高峰(694万)后波动下降,2月13日为8847例;检测阳性率12月25日(29.2%)达高峰后波动下降,2月13日为1.6%(图1-1)。
图1-1 全国报告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 全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抗原检测结果 各省份报告抗原检测量呈现波动减少趋势,从2022年12月19日的最高189万波动下降到2月13日的8.6万。抗原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自2022年12月9日快速上升,12月22日达高峰(33.7万、21.3%)后波动下降,2月13日阳性数降至397(阳性率为0.5%)(图1-2)。
图1-2 全国报告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 12月以来本土病例病毒变异株监测情况
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2月13日,全国共报送16583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全部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共存在33个进化分支。主要流行株为BA.5.2.48(60.5%)和BF.7.14(28.9%)(表4-1)。共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14例,其中,1例XBB.1,1例XBB.1.5(较上次披露新增),5例BQ.1.1,1例BQ.1.1.17,4例BQ.1.2和2例BQ.1.8。
自经历去年12月底的感染高峰后 如今,大家的生活工作俨然回到了疫情前 甚至有一种新冠已经消失了的感觉 但伴随我国发现本地变异病株
第2轮感染高峰还会有吗?
近日 “第2轮感染高峰或在3到5月”的话题登上热搜 早些时候,已经有媒体就此作了报道
一起来看看专家的权威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邢铭友分析,从病毒学的角度和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阳康”后体内抗体水平会维持3到6个月比较高的峰值,短时间内再感染的人只有2%的概率。
但是我们国人口基数非常大,从去年12月开始,再过3到6个月,我们的抗体水平慢慢下降以后,这时候如果有新的病毒变异株,我们再次感染后出现临床症状的可能性非常大,仍有可能出现高峰。
邢铭友教授预测,第二轮感染高峰可能会在3-5月到来,但这次高峰民众可能感觉不那么明显。由于大家感染的时间先后有差异,再加上我们第二次感染以后,由于有一个基础抗体水平的存在,第二轮感染的人数、感染症状的轻重,以及时间集中的幅度都会比第一次要弱得多。
德国华裔病毒学家、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也在2月1日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预计从今年3月下旬开始,随着人群免疫力的下降,人群感染风险会增加,五六月份时,疫情变化会非常明显,到时候可能会面临第二波的冲击。
但第二波疫情会出现在三月份还是五六月份,取决于是否会出现一种冲击力非常大的新毒株。
陆蒙吉谈到,现在很多感染过的老人正处于身体恢复期,很多体质差的人再感染一次,后果可能非常严重。这个阶段,没发生感染的部分有免疫缺陷的高危人群,也可能面临下一波疫情的冲击。
目前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是尚未感染人群,估计在15%到20%。这和此前整体人群都易感的情况相比,影响程度已有所减少,但鉴于我国人口基数,涉及的人群规模还是很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