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果镇兰溪村有一棵胸围13.738米的细叶榕,是增城区当前胸围最大的古树名木。更稀奇的是,该树原生树是雅榕,后在树洞旁长出了一棵细叶榕,如今两树相互依附共生。
生长在兰溪村的这棵榕树,其东西冠幅35.4米,南北冠幅32米,树高18.4米,目前生命力旺盛,屹立在一个小土坡上。新树缠绕旧树,树枝蜿蜒曲折向上,看着就像一棵榕树环抱着另一棵榕树。近看老树树皮为暗褐色,新树树皮为青绿色,树洞虽中空,但树干仍需七八个人才能合抱过来。
说到这棵树的来历,住在榕树旁的梁叔称他曾听老一辈提起过。据说,清朝时下梁村的祖宗收留了上梁村的祖宗在旁边开居,后来随着上梁村人口越来越多,两村人因为土地纠纷打起了官司,请了增城衙门的人来评理。以前没有公路,加上山路崎岖,衙门的人都是骑马过来,为了拴马,他们找来一根树干立在山坡上。待他们办完事走后,这根树干就落地生根,后来越长越大。100多年后,榕树开始逐渐枯萎,此时正好有一棵飞榕生在树旁,并迅速生长。后来,两棵树就抱团合二为一长成了一棵大榕树。
“可以看到这是两棵树,叶色不一样。两棵树落叶时间也是错开的,这棵3月初落叶,另一棵3月底才开始落叶。”梁叔指着榕树说,榕树的枯枝也比较特别,不同于其它树是整块掉落,而是小块状掉落,像棉花一样松软。
一名路过的村民梁姨说,这棵榕树树干中有一个树洞,抗日战争时,他的外公曾躲到树洞里成功躲过了敌军炮火的轰炸。“以前,榕树下很荒凉,树洞也比较大,鸡钻进去都抓不到,后来修建公园,才把树洞堵住了。”梁叔说。
村里人都认为这是一棵“吉祥树”,不允许任何人打这棵树的主意,甚至掉下的枯枝也不会捡来烧。村里哪户人家生了孩子,尤其是五行缺木的,生日、结婚也定会到这棵树下拜一拜。“将老树留下来,给人一种回忆,感受古树的古色古香!”梁叔笑着说。
来源: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