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终散,阳光终来。
11月5日零时,荔城街锦绣御景苑三期、荔城街庆丰村马屋社顺利降为低风险地区。11月6日0时起,锦绣御景苑一期、二期(17-31栋除外)顺利降为低风险地区。这是自10月30日起,增城区对荔城街锦绣社区、庆丰村部分区域实施临时管控以来,取得的阶段性防控成效。
从10月30日凌晨,增城区发布关于部分区域实施临时管控的通告(2022年第54号),至今已近一周时间。6天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经历了6个日夜的奋战与坚守,“偶感风寒”的区域,慢慢开始恢复了往日的烟火气。
全区上下凝心聚力、尽锐出战、以快制快,各方力量迅速集结、同心协力、共克时艰,以党心聚民心,同心同向,临时管控区域各项管理与服务有序开展,也在今天开始逐渐拨开疫情阴霾,迎来了温暖的阳光。
速度——与疫情赛跑
10月29日深夜,荔城街发现一名密接人员核酸采样初筛阳性,经区疾控中心复核阳性;23时,经专家组诊断为新冠病毒感染者。
一声“哨响”,吹响了荔乡主城区直面本土疫情的集结号,一场与病毒正面搏击的战役就此打响。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增城区、荔城街迅速激活应急指挥体系,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坐阵,稳定军心,高位推动临时管控区划定,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长春,副区长罗迎担任临时管控区现场指挥部总指挥、常务总指挥,亲下战场落实驻点指挥,荔城街党工委办事处率党员干部尽锐出战,公安部门等单位高度配合,落实科学防控,实时调度指挥,切实把上级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01--快速开展流调溯源
区流调专家全面排查该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人员接触情况,深入调查感染源、传播链,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感染者轨迹。
02--迅速划定临时管控区域
经专家综合评估研判,划定高、中、低风险区,分级分类落实临时管控。同时,实施路口合围、加强卡口管理、完善巡查值守,构筑起全天候、无死角的防控体系。 03--全力做好人员管控
发挥公安与疾控协同机制,迅速排查密接、次密接人员,严格落实涉疫人员分级管控措施,安全有序开展隔离转运工作,坚决做到应隔尽隔,确保形成闭环。 04--全面开展核酸检测
根据分级分区情况,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进一步织密织牢联防联控“防疫网”,保障广大市民健康安全。
这是一场与时间竞速的赛跑,这是一场与疫魔较量的战役。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前,增城区、荔城街快速响应、快速集结、快速行动,确保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最小代价打好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区委组织部火速集结全区42个单位、1360名力量,组建了增城区支援荔城街锦绣御景苑疫情防控突击队,落实楼栋管理,大网格内划分细化小网格,从空间和服务上充分考虑,一栋楼或者两栋楼为一个微网格,落实楼栋长管理制度,建立微信群,负责领导、网格长、党员、志愿者直接“入群”,101个微信群成为了链接管理和服务的重要载体,精准化、精细化管理找到了承接。
各工作组成员顶立定站岗,齐心协力,严守岗位,不怕苦累,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第一时间完成了临时管控区域的物理隔离,科学设置卡口,并在消杀后立即加强社会面巡查,逐家逐户上门进行“地毯式”排查并建群,在保障防疫工作有序进行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防疫工作对群众生活的影响。
在每栋楼楼下集中整理物资,并统一落实垃圾消毒、收运等工作,尽量减少群众扎堆领取,造成不必要的聚集,让个人最大可能地“静”下来,推动生活更快地“动”起来。
力度——构筑“铜墙铁壁”
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山;心手相牵,没有跨不过的坎。 当锦绣御景苑、庆丰村马屋社部分居民群众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有些人却反向“逆行”按下了“快进键”。天使白、志愿红、守护蓝……各方力量迅速集结,两千多名素不相识的人挺身而出,构筑起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他们以最无畏的担当、最热乎的双手、最勤快的双腿守护千家万户,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全街人民的平安指数,成为最可敬的“逆行者”。
数十名医务人员火速集结、奔赴“疫”线。“一切听从组织安排。”疫情发生后,荔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闻令而动,紧急抽调精干力量参与核酸采样、核酸检测等工作。
数名公安民警、辅警赶往现场,与志愿者一起,冒着冷夜的雨、萧瑟的风,把守在各出入关卡,维护现场秩序,带头入户劝说,将工作做细做实。
区委组织部火速集结全区力量,进驻临时管控区域内,落实高、中风险区核酸检测、信息排查、物资配送、特殊人群关怀等各项工作。
将支部建立在疫情防控最前线,11月1日成立由王长春担任书记的中共锦绣御景苑疫情防控现场指挥部临时委员会,组建两个临时党支部,280多名在职党员干部就地服务,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书写了一曲守护家园的战歌。
在疫情防控相关的各个领域,增城区、荔城街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职工越是艰险越向前,在防疫一线砥砺初心、践行使命,全力以赴保障群众安全、社会稳定,生动诠释了入党时的铮铮誓言,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一个个坚定的身影、一帧帧感人的画面、一句句暖心的话语,成为疫情阴霾下最动人的温暖瞬间,凝聚起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 “他们都是普通人,只是因为换了一身衣服,便成了战士。”当烟火气渐次升腾,当社区再度焕发活力,锦绣社区居民不由地说一声:齐心战“疫”,感谢有你!
温度——催生“双向奔赴”
虽然社区慢慢“静”了下来,但是人心却“热”了起来。
锦绣御景苑总面积0.295平方公里,直接服务的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有近万人,低风险地区2.8万人,再加上气温骤降,冷雨交加,给临时管控区域的管理和服务带来不少挑战。
增城区、荔城街以“三重”网格推动管理精细化。结合管控区楼栋情况,按照高、中风险区域特点,划分A、B、C、D、G五大网格,再优化成14个片区网格,并以楼栋为单元,每1或2栋建立一个服务微网格,同步建立微信群,落实通知、扫楼、物资配送等服务,管理和服务相互补齐,精细化、精准化服务到位。
在核酸检测点,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市民与医护人员互道“感谢”,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互道“辛苦”;一份份手写感谢信不断传送到一线工作人员手上,为辛劳的他们送上“抗疫能量餐”;家住锦绣御景苑二期的郭女士,为A1区防疫工作者送上热茶、果盘等慰问品……抗疫路上,一场场双向奔赴,如同一次次爱的接力,传递出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这是增城区党委政府、荔城街党工委办事处与市民群众的“双向奔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区、街集结调动各方力量,保障“三区”生活医疗物资充足供给,截至11月4日,为群众传送生活物资6307次,同时为群众打印考试试卷、取办公资料、喂猫、喂狗、喂鸡等;战“疫”求助平台24小时不打烊,随时倾听群众所想、解决群众所需;工作人员爬楼到户配送物资、上门采样;开设“三区”临时医疗点、开辟就医“绿色通道”、组建流动医疗服务队,全力守护群众身心健康,截至11月4日,医疗保障组共为356多人次提供医疗服务,转送定点医院的21人……荔乡抗疫,始终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快速解决市民群众在疫情防控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
▲帮忙遛狗、喂猫
精细化、人性化的防控措施,不仅安抚了市民情绪、维护了社会稳定,也有力地凝聚了民心、振奋了人心,激发出广大市民群众同心抗疫的高度自觉。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临时管控区内的市民群众表现出极大的理解,戴着口罩自觉排队做核酸检测,现场不闹不挤、秩序井然;该居家就居家、该隔离就隔离,积极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迎难而上、彼此相依,正是这座城市与一个个普通市民相互信任、双向奔赴的生动诠释,正是党委政府与市民群众换位思考、守护者与被守护者彼此温暖的有力注脚,让抗疫过程中展现的荔乡速度、荔乡力度与荔乡温度更加熠熠生辉。
一起走过的抗疫日夜,刻进记忆。我们见证了全民抗疫的决心,见证了逆行而上的感动,见证了众志成城的温暖。
一座城、一群人,一面旗,在当前广州正面临抗疫三年以来最复杂最严峻的疫情关口,让我们齐心协力,一起向未来!
来源:广州增城发布、荔城街道办事处、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龙永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