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这事,你知道吗?

[复制链接]
晨光 发表于 2022-10-27 14: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广州市政府公布了
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录
增城6个非遗项目上榜
涉及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技艺
三个类别

6个非遗项目
宾公佛传说
剪纸(增城)
篆刻
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增城荔枝蒸馏酒)
酱油酿造技艺(增城石滩豉油)
灰塑


下面一起来领略
这6项非遗项目的魅力

01--宾公佛传说
  宾公佛传说是增城正果镇的重要民间传说。增城正果寺,又称佛爷寺、宾佛寺、牛仔佛寺,位于正果镇正桥路,是增城、龙门、从化、博罗、东莞以至广州番禺、黄埔区一带闻名的佛寺。该寺信众甚广,经历一千多年而香火鼎盛,每逢宾公诞,本地及邻近各地信众都会不辞舟车劳碌前来烧香膜拜。

7e6de920626a9f2de4638a40b4bae5c9.jpg
▲正果寺

df98cc35d72999c586bdd98de363b856.jpg
▲正果寺院内宾公佛剃度出家的故事(墙画)

a3ed15e3b7713656f9920c60f3245619.jpg
▲正果寺院内村民祭拜宾公佛的故事(墙画)

02--剪纸(增城)
  增城剪纸属南派剪纸之一,构图严谨、剔透雅致、结构大气、装饰性强、风格细腻与苍劲并重,多以反映地方文化历史和时代生活题材为特点,以无稿剪撕为主、刻为辅。按照不同的使用需要选材施艺,富有岭南特色,开创了传统艺术创新之路。

bf9c8fb9492e1f460c30792847ab972e.jpg
▲何丹凤剪纸作品展示

  在增城剪纸中,无稿剪书字镶图一剪呵成,字字不断,边纹皆用剪字花样为饰镶嵌套色点染,每幅作品均入阴阳相合之理,线条稳中取胜,多采用物中套物手法环环递进形式构图,为其显著特点。

fb286955fdf866923813ae09ae6006c1.jpg
▲何丹凤剪纸作品《荔城何仙姑》

88367989e21440b6640f82de5d5471a6.jpg
▲何丹凤剪纸作品《赛龙夺锦在新塘》

  增城区非遗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何丹凤祖上为清朝中期纸扇制作专业技工,一生之中为制作精美绝伦的纸扇画而运用了数不胜数的剪纸图案。何氏家族六代对丰富多彩的民间剪纸艺术图案极其崇尚。

4e1631f1f50ff7ff0596bd023626296d.jpg

03--篆刻
  增城篆刻源自19世纪40年代著名雕刻师傅吴云光,其艺名为“铁笔斋”。吴云光在增、龙、博一带颇有名气,他刻的印章精美细致,艺术感强,曾获得增城县人民政府嘉奖。吴云光的儿子吴明南自幼随父学艺,后进修书法、美术,不断提高创作水平,其篆刻作品多次获得省、市奖项,为篆刻艺术创造出新的辉煌。

e6b3cd7a9c46b70a7d6ecac9e6290323.gif
▲吴明南作品

04--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增城荔枝蒸馏酒)
  荔枝酒有果泡酒和蒸馏酒之分,增城作为千年古县、荔枝之乡,荔枝蒸馏酒亦有百年历史,曾在广州惠福西路设增城荔枝酒庄,产品内销、出口均有。

99690e78a206c8adba4427bbcc3a17ca.jpg

  陈锦章作为增城近代文化名人,不但写了增城人写的第一本《荔枝谱》,而且对荔枝酒文化也有研究创新,传承了祖上陈观澜独创的酒曲,逐渐形成精熟的荔枝蒸馏酒制作技艺并传之后代,传承谱系清晰延续,酒坊发展产销两旺,为增城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优质荔枝深加工,增加经济和文化价值增添了后劲。

0e81e4c0a8eeb40aa208872e922bec52.jpg

05--酱油酿造技艺(增城石滩豉油)
  最古早的增城老土豉油制作技艺人是清朝石滩麻车村的刘允荣,制作技艺已是六代传承,古法炮制,源远流长,在东江两岸特别在东莞地区有广泛的影响。澳海酱油的用料尤为讲究,采用中国本土黄豆、本土面粉和本土菌种,发酵成面豉酱,并用土缸发酵制醪,杀菌工艺先进,符合国家对酱油食品标准的各项要求。澳海酱油与正果、石滩其它酱油品牌形成增城酱油的名牌效应,使酱油成为增城特色的配料。

897e9d3967a345b98cf7defc79d6313c.gif


06--灰雕
  灰雕古称灰批、灰塑,是我国岭南地区的传统建筑装饰工艺。灰雕历史悠久,其盛行于明清时期,工艺多用于祠堂、寺庙及豪门大宅。虽处于露天,但能经风吹雨打而百年不变,是中华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的瑰宝。灰雕的材料以石灰为主,工艺精细、立体感强、色彩丰富、题材广泛、通俗易懂,作品多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人物、花鸟虫鱼、瑞兽、山水和书法等。

168941520bab3c2667046b30044da8f3.jpg

  增城的灰雕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圆雕系列、镂雕系列和浮雕系列。圆雕是立体的,而镂雕是镂空的,浮雕则附在另一平面上。

007ee06b4184d12a733823124a753e11.jpg

近年来
增城区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
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
保护、传承、传播和管理工作
切实提升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和推动文化强区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截至目前,增城现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6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3项、市级10项、区级42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55名,其中省级传承人2名、市级传承人5名、区级传承人48名;设立市级非遗工作站2个、市级非遗传承基地5个、区级非遗传承基地15个,社会力量联合共建非遗生活馆2个

来源: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VIP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