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增城呢条村大件事!

[复制链接]
晨光 发表于 2022-9-11 23: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夜中秋大家都是怎么样过的?


一家团圆在一起吃团圆饭、吃月饼、赏月、“拜月光”?


还是亲朋好友欢聚一起BBQ(烧烤)?或者是到奶茶店喝东西、吹水、玩手机?又或者到酒吧狂欢一晚?


有人说,年年中秋都是这样过,越过越没“味道”,曾经儿时那种过中秋的喜悦和感受,已经再也“找不回来”了!


无论是过中秋,还是过春节,为何大家感觉节日的“味道”越来越淡?


虽然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大大提高,生活好了,日子过得安逸了,对节日的感觉就淡了吗?


当然不是!看看那些圣诞节、2月14日(西方情人节)等西方节日,越来越被大家“重视”就知道。


这些西方节日,被商家和网络营销“重重包装”不断地宣传进入人们的视野,让人们感受到它的存在和氛围感。


而我们传统的节日,年复一年,每年都是那样过,没有新意,没有“包装和创意宣传”,大家都觉得也就是那样了!


其实不少地方和人在过传统的节日中,越来越简化!导致节日的传统和精髓慢慢消失。


如果现在过中秋,老一辈的人,晚上肯定要求“拜月光”,以此祈求,一家平安。但到了以后的90后、00后,过中秋会去“拜月光”吗?估计再过几十年,都没有几个家庭,过中秋会“拜月光”了。


所以节日的传统缺失,剩下的就是名义上过个节而已,里面蕴藏的传统,已经没有了,过这样的节日,有意思吗?


今天有位街坊向家园网分享了,他们村“与众不同”的中秋节,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


据街坊介绍:


中秋夜,把我们村(增城石滩三江葵湖村)几百年前的传统习俗——“舞龙头”,重现于大家眼前。


“舞龙头”活动寓意,祝愿家乡更美好,舞龙驱瘟迎喜神,民风乡俗传承在,耕读忠孝育高才!


这一传统风俗活动,在我们村由来已久,其中因种种原因而“暂停”举办。


在我的儿时记忆中,40多年前,当时有一位见多识广的人士,人人叫他“幺叔”,在他的指导下,我和邻居的孩童们恢复了中秋“舞龙头,家家游”,这一传统风俗活动。


我们活动中使用的“龙”是用蕉树干做的,举龙身的有十多个人,一人舞一段(约40cm一段),龙头用蕉头制作(手电筒做发光龙眼),牵引龙头的“龙珠”用的是“蕉蕾”(长香蕉的那个部位)。


到了中秋夜(一般月亮升起8点左右开始),在各段龙身和龙珠上插满点燃的香,10多人舞着“一条火龙”,在村里游到各家各户,齐唱祝愿歌(乡谣)。


e988d42856017b0151cab2d512caa145.gif


每房长辈奉上红包鼓励,祝愿舞龙的少年、儿童“读书好,快长高”,再随意选一收龙身插上三支点燃的香,烧鞭炮送行,如此到下一户邻家,游走到子夜初,解散回家赏月。


当晚所得红包,由大家推信的龙头人负责收领点数,参加者平均各为零花钱!


此习俗,近几十年,在我们村每年的中秋都会举办,原是男孩子们传承的,近年来陆续有不少女队员加入,现在年年有男女少年儿童,双龙齐贺“家家游”!


d7ceae7b9f9350690851b0d33461fafa.gif


因为传统的“舞龙头”插满点燃的香,为了避免被香火灼伤,除习俗应插香火在龙头外,村民们对龙身改良,用上荧光棒,小灯饰等,比传统的香火龙更多彩靓丽!


现在“舞龙头”成了三江葵湖村中秋夜的大事!除了给村民增添一份传统中秋味,还可以把传统风俗文化传承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VIP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