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发布紧急提醒!

[复制链接]
晨光 发表于 2022-6-11 00: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毒!
这两种食物别吃
野生毒蘑菇
织纹螺

  近期,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其中提到“不食用野蘑菇、鲜黄花菜、河豚鱼、织纹螺以及一些可能具有毒性或有寄生虫风险的产品”。

fba59c9c9d6c698d749da756e3ab0fea.jpg

10天20人中毒!
区食安办提醒:切勿采食野生蘑菇\

每年5—6月是荔枝菌生长的季节
近年来出现了一些
外观与荔枝菌非常相似的
野生毒蘑菇品种
误采误食引起食物中毒
今年5月15日25日
10天内广州其他区
已有3起共20人因蘑菇中毒送院急救

b0b2066756ee07169af386cc6f39a070.jpg

区食安办提醒市民
不要自行采摘、冒险食用野生蘑菇
一旦误食出现不适症状
立即到正规医院救治
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
以备进一步诊断治疗

f0c1a2c0cc10734062c8b69ad4587e10.jpg

荔枝菌是从白蚁巢上长出来的
所以又叫蚁巢菌
真正的荔枝菌有一条假根
伸进地下一直长到白蚁巢上的
如果没有假根
或者假根长在地下木头上的
即为假荔枝菌

c264508a2b8b60d895e94fb46733ed0a.png
▲荔枝菌

比较常见的误食种类包括
近江粉褶蕈多种丝盖伞
它们已在广东造成了
许多次中毒事件

dcdabec99c0f9d20b072e9d28551504d.png
▲近江粉褶蕈

毒蘑菇毒性非常强
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误食后会出现胃肠中毒症状
及一定的神经型中毒症状
目前对有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
且中毒症状严重
发病急,死亡率高

a948cc0bae53a6593d3cc9fa77aa2ae9.jpg

区食安办有关负责人提醒
防毒蘑菇中毒,请记住“三不”:
不要采食野生蘑菇、
不要购买个人采摘售卖的野生蘑菇、
不要轻易食用没吃过或不认识的蘑菇

“螺友”注意!
食用10克即可引起中毒

织纹螺究竟是何物?
为什么会被禁止食用?
来听听

南方医院增城分院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阮小贞怎么说

f391d4f93ad8344c2df4289adfd48ed8.jpg

织纹螺
俗称海丝螺、海狮螺、麦螺或白螺
其外形特征表现为尾部较尖,细长
长度约为1厘米、宽度约为0.5厘米
约指甲盖大小
每年4月至9月是织纹螺的旺汛期
同时也是其毒性最强的时候
经常导致食物中毒

0a350a29e6f2573edf9befce217d5988.jpg

阮小贞介绍
织纹螺之所以被禁止食用
是因为其体内含有较多的
有毒物质——河豚毒素
河豚毒素是人们在自然界发现的
毒性最大的神经毒素之一
食用量在10克左右便能引起中毒反应
如果一次食用量达到50克
便有致死可能

985ad20979ff2d680098675495b92584.jpg

刚孵化出来的织纹螺
体内并不含有河豚毒素
但织纹螺是一种腐食生物
经常以死鱼、死虾
和其他一些动物的尸体为食
而且还会食用一些藻类
以及海水中悬浮的有机物碎屑
当织纹螺吞食上述食物后
会在体内逐渐生成河豚毒素

197bee5e20f14403a92c8671889383af.png

织纹螺中毒多为误食
其潜伏期一般在食用后数小时内
最短为20分钟
严重者可发生昏迷、呼吸困难
甚至呼吸麻痹而致死
目前河豚毒素没有特效的解救药物
以预防为主

b70ba25a78179f10623313f265459734.jpg

阮小贞提醒各位“螺友”
购买螺类时务必擦亮双眼
不要购买织纹螺
如果分辨不清,宁可不试
也千万不要抱着
“尝鲜”“侥幸”的想法食用
以免追悔莫及

大家一定要注意
千万别误食有毒的产品
赶紧把这份科普
转给家人朋友们吧~

来源:增城区融媒体中心、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VIP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