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评选初评启动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国内最具权威的年度考古奖项,是帮助公众了解和认知丰富悠久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2021年,全国经过审批的考古发掘1700余项。候选项目均为各发掘资质单位主动申报,经国家文物局审核,最终确定32项参评。评选活动办公室将组织投票推荐产生20项进入终评。在32个项目中,广东有两项入列,全部位于广州,分别是增城金兰寺遗址和黄埔陂头岭遗址。 ▲增城金兰寺遗址鸟瞰
金兰寺:可能存在岭南最早古水稻田
据之前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的信息,院方在对广州增城金兰寺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时期墓葬数十座,出土40余具古人类遗骸。 ▲增城金兰寺遗址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易西兵介绍,这些人类遗骸的发现为开展骨骼及牙齿形态学、骨骼生物力学、古病理学、古DNA分析、同位素分析等提供丰富的基础材料,对于研究和阐释中国华南史前时期古人类的微观演化以及中国古老型智人演化,厘清华南史前时期人群迁徙互动和生业方式转变等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意义。
本次考古发掘还发现一批与生活居址相关的柱洞、水井、灰坑、灰沟、墙等遗存,年代从新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延续至清代。该批遗迹与墓葬存在相互间叠压打破关系,证明金兰寺遗址北部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墓地与居址功能的演变关系。
易西兵介绍,金兰寺遗址为重构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4000年前后)环珠江口地区人类社会历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材料,已经发掘的40余座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多数骨骸保存比较完整,在珠江口以至岭南地区都十分难得,对研究先秦时期珠江口地区人种形态及人群迁徙互动意义重大。遗址也为研究珠江三角洲变迁、先秦时期环珠江口地区人地关系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而于2021年底在广州举行的“环珠江口地区先秦考古新发现”学术座谈会上,专家们又分享了一个惊人的发现——金兰寺遗址“可能存在古水稻田”。如果真能确证,这是岭南地区第一次通过考古发现、同时也是年代最早的古水稻田遗存。
来源:广州日报客户端、区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