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今天17时14分 2022年的第一个节气 小寒,如约而至 标志着一年中 最寒冷的时节到来了
伴随着小寒 弱冷空气也要来了 这次安排的冷空气姓“弱” 降温别期待太高
弱冷空气明后天影响广州
根据@广东天气 消息 地面弱冷空气今天夜间可达粤北 明天后半段到中南部 6日白天中南部降温体感还不明显 6日夜间到7日云量较多,气温小降
先给大家打个预防针 冷空气本身弱 加上低层辐合区偏北 也只能给粤北带来 分散雨水和稍明显的降温 其余地方可能会感觉 冷空气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8日以后 500hpa广东处于槽后偏西北气流 850hpa也处于反气旋环流中 天空状况好转 干爽的感觉又会回来几天
气象台预计,6日早晨,粤西和珠三角南部有轻雾或雾。雾时能见度差,请注意交通安全;6-8日受高空波动和弱冷空气影响,粤北阴天到多云有零星小雨,其余市县多云为主。大部分市县气温小幅下降。虽然是弱冷空气影响,但早晚仍会较寒冷,请注意防寒保暖。
根据@广州天气 消息
明后天 弱冷空气将影响广州 广州多云到晴 气温略降 大家要注意适时添减衣物
广州市气候与农业气象中心预计 1月有4次冷空气过程 大致出现在
7—10日(弱) 1月17—19日(弱) 1月23—25日(中等) 1月29—31日(弱)
增城未来一周天气预报↓
小寒养生重在养肾温阳 广东省中医药局 官方微信“广东中医药” 于今日推荐了以下七款经典汤膳
1 桂圆姜枣茶
材料:桂圆肉5颗,红枣3颗,生姜2片。
做法:材料洗净,红枣去核,把所有材料一同放入茶缸中,加入适量开水,盖上盖子泡15分钟即可。
功效:益气养血,温中驱寒。适合气血偏弱,体虚胃寒之人。
2 枣仁茯苓粥
材料:酸枣仁30克,茯苓30克,远志10克,小米30克,白米50克。
做法:材料洗净后,茯苓打碎,小米、白米放入煲内,加水适量,大火煮开,加入酸枣仁、茯苓、远志,转小火煮至米烂粥稠即可。
功效:养血宁心,安神助眠。适合血虚眠差,心绪不宁之人。
3 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羊肉300克,当归30克,生姜50克,黄酒、葱、盐各适量。
做法:当归、生姜洗净后顺切大片,羊肉去骨、去筋膜,焯去血水后晾凉,切条备用。先下羊肉后下当归和生姜,武火烧沸,去浮沫,改文火炖1.5小时至羊肉熟烂,加入适量黄酒、葱、盐即可。
功效:滋补气血,适合血虚体质者(常见表现为:神倦乏力、头晕、心慌、面色发黄无光泽、怕冷、倦怠等),但口干口苦、咽喉肿痛及大便干结者慎用;食后如果出现大便干、小便黄、口干苦或口中发黏等症状,说明体质偏热或夹有实热、湿热,也不宜食用。
4 甲鱼枸杞地黄汤
材料:甲鱼1只(300克以上),枸杞子10克,熟地黄15克,生姜1片。
做法:甲鱼去头、爪、内脏、甲壳,洗净,切成小方块,放入瓦锅内;再放入洗净的枸杞子、熟地、姜片,加水适量,武火烧开,改用文火炖熬至甲鱼肉熟透即成。
功效:适合阴虚体质者(常见表现为形体消瘦,两颧潮红,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心烦易怒,口干,头发、皮肤干枯等)。
5 腊味糯米饭
材料:腊肠2条,腊肉200克,虾米50克,糯米500克,香菇4个,葱段适量。
做法:香菇浸泡后切碎,将糯米洗好放入电饭煲中,撒入香菇,加清水适量,按下煮饭键。腊肉、腊肠切片焯水备用,葱切碎。待电饭煲转至保温状态时把腊味、虾米加入饭中,并加入适量酱油,搅拌均匀,盖上煲盖焖饭约30分钟后,撒入葱花,轻轻搅拌,即可盛出食用。
功效:温脾暖胃,益气补虚。适合素体脾胃偏虚,消瘦乏力之人。
6 猪肚煲鸡
材料:猪肚1个,鸡1只,芡实75克,莲子75克,胡椒5克。
做法:鸡洗净、切块,水焯后备用。将猪肚翻过来反复用盐搓擦3次,冲洗干净,水焯后备用。莲子去芯。把所有材料放入汤煲中,加水适量,大火煮开后改小火,再煮2.5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温中补虚,健脾暖胃。适合体质虚损,脾胃虚寒之人。
7 灵芝人参鸡汤
材料:灵芝25克,人参3克(党参或太子参25克),龙眼肉40克,鸡肉150克,姜一片。
做法:鸡肉切块,烫一遍热水备用;人参切成薄片,灵芝、龙眼肉洗净;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放入所有材料煮10分钟,再转文火煮2小时后调味即可。
功效:适合气虚体质者,常表现为语声低微,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苍白,气短懒言,精神不振等,易患感冒,抵抗力差,病后康复缓慢。
来源:@人民日报、@广东天气、@广州天气、广州日报、广东气象网、广东中医药、区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