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书院建设项目
莲花书院建设项目 选址于南香山森林公园内 总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 广场及庭院面积约2500平方米
▲莲花书院鸟瞰效果图
建设内容包括 书院主体功能建筑 配套基础设施
● 主体功能建筑主要是讲堂、正堂、甘泉广场、书院园林、遗址室外展示等; ● 配套室外给排水系统、室外供配电系统、室外景观照明等。
▲项目建设现场
莲花书院建设项目 于2020年3月动工 目前建设工程已基本完成 工程主要对遗址进行加固 并辅以配套性的展示设施 更好地满足游客参观学习需求
▲项目建设现场
项目正式对外开放后 相关部门还将针对莲花书院 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与甘泉文化研究会等机构合作 进一步弘扬“甘泉文化”
莲花书院的“前世今生”
400多年前的明代
在增城南香山上
门生们在莲花书院里读书习文 400多年后
莲花书院遗址
被发掘、保护和利用
弘扬“甘泉文化” ▲项目建设现场
南香山,古代称南樵山,位于增城区南部,其山峰独立,海拨约430米,若神游一马平川的珠江三角洲,宛如珠三角的“南天之柱”。南香山靠近东江,山势突显巍峨,若峨眉耸翠,因而有古称“峨眉山”,是相对于四川大峨眉山来说的“小峨眉山”。
▲项目建设现场
湛若水在山上建莲花书院(又称莲洞书院),《娥眉山莲花洞开创书馆记》中记载:“甘泉子生於甘泉绥宁之区,里有峨眉山者,古志之矣。俗则曰南乡岭。”文中还记载了他购买田地让学生耕种,从而解决学生伙食问题,减轻学生负担的事情。
▲项目建设现场
据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莲花书院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易西兵介绍,根据明代湛若水的著作判断,南香山应该有个书院。2016年底,相关部门正式启动勘探工作,在实地发现了瓦当和倒塌的墙体。
▲项目建设现场
2018年3月—6月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配合莲花书院重建工程建设进行考古发掘。
2020年3月
宁西街正式启动莲花书院建设项目。
让考古遗产“活”起来
近日 区文体旅游局文物科 和广州市考古院相关专家等 到宁西街调研莲花书院建设项目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副研究馆员朱明敏表示 虽然湛若水在广东建了很多书院 但是莲花书院却是 湛若水家乡增城乃至整个岭南地区 目前保存最好的明代书院遗址
此次重建工程首先对整个遗址区进行发掘清理,然后开展保护提升工程。莲花书院建筑选址考究、布局科学合理,对提升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产品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研究明代书院的建筑规划及空间布局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项目建设现场
据莲花书院设计单位 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杨扬介绍 此次莲花书院建设工程方案 主要遵循“文物最少干预”的原则 进行方案设计
其中供游客参观的栈道为悬挑结构,游客在里面参观时不会跟遗址有太大的接触,可营造出独特的考古场所参观体验。
▲项目建设现场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张雅玲 袁展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