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增城全国排名第七!

[复制链接]
晨光 发表于 2021-12-22 21: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增城生态
一个字:掂!

6c927d41ec1219923894de5c819e074a.gif

近日
《全国县域/市辖区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
研究报告2021》出炉!
增城位居
全国市辖区GEP百强名单
 7 !

0a5301cccecf79c5a19dce2345a51697.jpg

  近日,“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理论前沿和中国实践”学术研讨会在线上成功举办,广州市规划院在研讨会上正式发布全国首部GEP百强县报告——《全国县域/市辖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研究报告2021》。

  今年6月始,在中国社科院专家指导下,广州市规划院研究团队首次对全国2844个县域/市辖区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进行核算和评价,院政府规划编制部、北京分院和规划研究中心(低碳生态中心)为研究提供了全流程、全方位的技术支撑,历经半年编制完成《全国县域/市辖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研究报告2021》(即全国首部GEP百强县报告),并在研讨会上正式发布。
GEP究竟是什么?↓
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
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量
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
维持人类生命的食物、淡水等物质产品
维持生态系统运行的调节服务
满足休闲游憩功能的文化服务

244b8bbb03d533cb93ad31e0d6bb51c8.png

增城究竟有哪些
“高分秘籍”
下面一起来看看

92418bb11a78b5782064ec3bd6968f53.gif

ba8a6446ae20b3e61ffabf853d53e26d.jpg
▲刘厚廷/摄

蓝天碧水,空气清新
绿树环绕,鸟语花香
……
漫步在增城大街小巷
每一口呼吸都是满满的负氧离子
让人感受到惬意与舒适

d8b138fce60659771d470a8c91587911.jpg

蓝天白云持续增多

越来越多的蓝天
越来越好的空气质量
正是增城生态环境建设成果
最直观的体现之一

据生态环境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


  2016年—2019年,增城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均优于全市平均值,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市各区中均排名前三

  2020年1月—12月,增城空气质量达标352天,达标天数比例为96.2%,排名上升至全市第一

  2021年前11个月,广州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前三位为从化、增城、花都区。

b374d8e97137c50062638715f0e9aa58.png
▲毛纬经/摄

这抬头可感的成绩背后
离不开增城持之以恒的治理

持续打响“蓝天保卫战”

  增城围绕打赢“蓝天保卫战”,狠抓道路扬尘、建筑工地扬尘、餐饮油烟、锅炉管控等重点工作,持续深化大气污染治理,加大大气污染源环境监管力度,切实维护环境安全。通过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全区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空气质量达标天数越来越多。

bddae38708a9b4a85a7f9b75fde6b84b.jpg
▲刘厚廷/摄

碧道美如画

全区着力打造涵盖
东江大河风光碧道、
增江活力山水画廊、
西福河生态文化碧道的
“一横两纵多节点”
增城碧道格局

b6d13a9eb785a076f5d57896608936a4.jpg
▲毛纬经/摄

万里碧道建设

  
      增江碧道纳入省级万里碧道示范点。立体碧道属全省首创,漫步其间,可以尽赏“湖塔双映,魅力画廊”的美景,饱览“落霞满天,千鸟归巢”的奇观。

940d90a7715d55cb6e2da5ec518502ba.jpg

2d12fd852096b7fd9eef33aef7112844.gif
▲全球不到一万只的仙八色鸫“安家”增城
  
       荔湖碧道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整合周边山、水、园、林等元素,打造独特的“城—山—水”景观风貌,与增江碧道形成荔湖新城城镇型碧道网络。

b33504d280f15db2758fd4ce5f617628.jpg
  
       小楼邓山村十里碧道以邓山河、王厅涌、老屋涌三条河涌整治为契机,打造“碧道+美丽乡村”特色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旅游兴旺。

2fbdc9c56cd612ae4a15e808e6a42c86.jpg

  增城开发区雅瑶河碧道,围绕富士康、广本汽车等重点产业地块,实施河道综合整治,改善重点项目周边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区域营商环境。

7a8bcef3de81d11a65235d0d52e5c79b.png

  石马龙水库环湖碧道为乡村文旅“添彩”,成为市民游客休闲骑行的好去处。

627d60ec66226af1e56cc51e5985ced7.png

  仙村镇仙村河碧道风景如画,河面清澈整洁,鱼儿不时跃出水面,两岸景色宜人。漫步于此,你可以感受到水上人家的惬意“慢生活”。

08926c2ae3827881de28c35d88495141.png

青山绿林构建生态屏障

增城大力推进森林碳汇
森林“进城围城”
乡村绿化美化
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不断优化城乡人居环境

b890aa5adb361a54d1fcd0876957775b.jpg
▲刘厚廷/摄


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森林碳汇造林和生态修复工程取得显著成效。增城按照“适地适树”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加快改造不合理的人工纯林。通过开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一系列措施,目前增城区林地面积达到115.84万亩,占广州市林地总面积26.84%,森林覆盖率达到53.23%,森林品质得到提升。

664c507ee8c2253ce9f8532f39fb1118.jpg
▲毛纬经/摄
 
    全区森林产业多样化发展。一方面,增城大力培育各类苗木花卉基地,推动传统林产品加工企业向人造板、材料包装、家具制造等高附加值的精加工转型,在发展壮大林业经济的同时筑牢绿色防线。另一方面,增城以风景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为依托,推动生态旅游业、森林康养、休闲业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以大东坑次生林自然保护区、白水寨风景名胜区、鹤之洲湿地公园、湖心岛湿地公园等为主的森林旅游集群地。

bea4cccc413dbf9f72cec09b2c194586.jpg

  大力实施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在增江街大埔围村的村前屋后,菊花、醉蝶花、三角堇等各色鲜花随处可见,勾勒出一个生机蓬勃的美丽乡村;在石滩镇下围村的清水湖畔,每到春季,紫荆花开,落英缤纷,将整个村庄烘托得唯美而浪漫……

a89b81e83a2d7eb9eb587268e68da2e2.jpg

  充分利用城区的屋顶、边坡、景墙等各种环境空间,在荔城街、增江街等重点区域推行立体绿化建设,先后建成一批赏心悦目、特色鲜明的立体绿化示范点,美化城市景观。

c8478ce29421a361d53333d815061a3f.jpg
▲毛纬经/摄

碧水清流愈发澄澈

增城境内河网密布、水系发达
全面推行河长制五年来
我区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
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
大力开展水环境整治

推行河长制

  全区共设区、镇、村三级河湖长520名,区镇两级河湖警长29名,构建起“河湖长+河湖警长”工作机制。

  全面推行网格化治水,设置862个标准基础网格,配备363名网格长、864名网格员,形成以流域为体系、以网格为单元,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盲区的治水网络体系。

  深入开展“党建引领万人巡河”活动,发动全区176个部门和单位在职党员干部参与巡河3万余人次,累计发现并整治涉水污染源1万余宗,推动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区,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性成就。

219d274fbc5ae6a39d97a33bc9fea365.png

据广州市生态环境部门检测数据显示

  目前增城地表水环境水质指数排名全市第一。大墩国考断面水质于2020年底实现了从往年的IV类、Ⅲ类到Ⅱ类的提升,2021年1月至10月均值达Ⅱ类水质

678b075b8dc2d2393be7cb68f6236b9d.jpg

擦亮生态底色
描绘美好蓝图
增城,一直在路上!
               
来源:广州市规划院、区融媒体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VIP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