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市场买菜对于很多人来说几乎是每天必做的一件事,一般的菜市场做的都是附近街坊的生意。特别是对于荔城街来说,外来人口也不多,居住的以本地人为主。所以菜市场做的大部分都是本地街坊的生意,大部分的街坊都是居住在市场附近或周边。
按道理,市场的档主做的都是附近街坊的熟客生意,做生意应当更加诚信才是,要不然可能就会得失熟客,自己“赶客”!
但近日有街坊到家园网反映了一件事,具体情况,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
据街坊描述:
9月14日下午,本人在增城富鹏市场某家海鲜档买了一些虾,这虾36元一斤,档主过称后,说95元,当时我通过微信支付了95元。
但我把虾拿回到家后,拿出家里的称来称了一下,设置36元一斤,电子秤上显示90元多点,和卖虾档主称的95元有出入。(注:我家的称是准的)
但是我看看装虾的袋子也没什么水,也没漏水,基本排除因为虾里水多,一路滴漏,导致袋子里的虾重量减少。所以我怀疑是,卖虾档主的称有问题,或者可能存在骗称的可能。
于是我微信上联系卖虾的档主,和她说虾不够称。
档主竟然回复我说,不可能,虾跳走了,你不知道吧?
袋子里的虾从市场拿回家,袋子都是严严实实,虾离开水后, 也不至于生猛到破袋而出那个程度吧,所以不太可能跳走,感觉档主这回复只是忽悠我。
在此提醒各位街坊,在购买贵价的海鲜、肉类等,最好还是自己留个心眼,再称一下,虽然一次坑的也不算多,但是正所谓小数怕长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