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口分布重心向东北方向偏移
城区人口分布会给广州带来哪些影响?针对本报昨天的报道,市人口战略研究办公室和人口专家披露了更多有关广州人口发展战略的研究成果——十年来广州人口重心向东北方向的天河、增城、白云区东翼、萝岗部分地区和黄埔区明显偏移。
人口迁移、区域年龄结构的变化,对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进行社区管理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记者任珊珊、曾卫康、何雪华、廖靖文 通讯员杨健
最新数据
本地宝宝出生率下降
本报讯 (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李蓓、李筱梅)广州市人口计生局昨天通报,2009年全市户籍人口出生79092人,出生率为9.99%。,与上年同期相比,出生人数同比减少1092人,出生率下降0.01个千分点。广州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2%。,政策生育率为96.11%。
现状
内环二环之间人口增长加速
“广州各区各年龄层次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十分复杂,跟人口区域分布有很大关系。”广州市人民政府人口发展战略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段建华指出,根据人口发展战略课题研究成果,广州人口迁徙方向受产业布局、就业、房地产开发、教育等多重因素影响。
十年来,广州人口分布变化明显,全市人口重心不断向天河、增城、白云区东翼、萝岗部分地区和黄埔区偏移,中心城区如老荔湾、老越秀和海珠区西南部的人口密度呈下降趋势,内环和二环路之间人口密度增长加速。其中,以青壮年居多的外来人口受就业因素影响,从中心城区向近郊区扩散,这也导致有些区人口年龄显得较低。
在中心城区如荔湾、老越秀、海珠区西北部,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相对来说显得逐渐老化。段建华说,近二十年前,中心区人口占全市比重为33.4%,而9年前的统计显示,这一数字已经降到19.9%,几乎少了一半。
近郊区如老芳村、天河、海珠区东南部、白云、黄埔、番禺北部,人口规模先是缓慢增长,而后迅速扩大,城镇化水平迅速提升,伴随而来的是人们对公共设施需求的急剧增长。而番禺南部、花都、增城、从化等远郊区十多年来人口增长缓慢,公共设施改善缓慢,对分散人口的作用较弱。
段建华指出,广州农村地区近年来随着外出劳动力增多,老龄化程度甚至严重过部分城市社区,白云区江高镇水沥村老龄人口超过了18%。
隐忧
劳动人口“高龄化”:空姐变“空嫂”
与区域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相比,更让人担忧的是整个广州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问题已初步显现。目前广州老少抚养比为32.1%,这就意味着每100名劳动人口负担32.1个非劳动人口。虽然,户籍人口老化程度被外来年轻劳动力适度“稀释”,但老龄化进程的步伐并未被彻底挡住。
此外,近年来广州劳动人口也开始出现“高龄化”趋势。“坐飞机时你会发现,国内空姐少了,‘空嫂’多了,这就是劳动力‘高龄化’的一个明显表现。”中山大学李若建教授说,劳动人群“高龄化”的好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劳动者的经验、技能增强,但不利之处在于,随着年龄增长,家庭负担增加,工作活力也会减少。
有专家认为,广州可以通过持续引进年轻的劳动人口来解决这个问题。“外来工在广州待久了,就想留下来。”李若建表示,在人口战略研究中发现,在穗流动人口的居留性趋势有所增强。如何应对这一趋势,对解决广州的发展问题有深远影响。
不过段建华指出,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广州人口从流动性向定居化转变,人口城镇化进程加快,也导致社区管理任务加重,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矛盾突出,正在不断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
各区对策
荔湾:居家养老升级应对“老龄化”
面对老龄化严重的现状,荔湾区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不断创新。荔湾区配有街道和社区两级养老服务工作站。有的街道为所有独居孤寡老人配备了居家养老专职服务员,为老人安装“升级版平安钟”,不仅日常琐事可找居家养老服务员,紧急状况下还可按下平安钟的红按钮求助。卫生服务站还开设了慈善门诊,为辖内老人建立医疗档案,享受政府低保的“三无”孤老每人每月享受50元的医疗补助。
天河:扩班增额“挤”学位
为应对入学难问题,天河区不少学校暗地里扩大法定班额,小学高年级多数扩增至50人,有的班第一排学生课桌离讲台不足30厘米了。先烈东路小学校长张锦庭告诉记者,为了应对学位紧张,学校规模不得不从24个班扩大至27个班。
天河区教育局表示,教育部门每年都费尽心思,将学生与学位之间不断挪移匹配,通过调剂入学保证每个孩子有学可上。骏景花园的例子尤其突出,除了一期房子里的孩子可保证在骏景小学有学可上外,二三期的孩子,很有可能被“统筹”调整至泰安小学、东圃小学、车陂小学等较远学校就读。
海珠:教育、公共资源向东倾斜
面对因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潜在压力,海珠区近年新开办的公立学校或分校区超过了十所,基本集中在东部的新住宅区。
除了在数量上增加,师资和硬件等资源也不断向东部倾斜。赤岗街辖内近年就新开办了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等公立学校。其中,第二实验小学办学质量在全区名列前茅。
专家访谈
政府规划要有人口远见
“政府在规划时要有远见,学校、医院不是说动就能动的,要充分考虑地区人口的发展和需要。”中山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李若建教授说,教育、医疗等公共配套设施资源分布不平衡,对人口的分布会有影响,政府可通过制定政策予以引导。
李若建表示,从现在的人口结构来看,广州户籍和非户籍人口几乎是五五开,如何适应这一情况,广州要提高管理智慧,根据户籍和非户籍人口的社会需求量提供相应的服务。
来源: 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