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
广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
建设领导小组
正式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
旅游合作区建设方案》的通知
合作区涉及广州、清远两市,范围包括花都区、从化区、增城区、清新区、清城区、佛冈县,总面积9505.32平方千米。根据《建设方案》,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将被打造成国家级生态型旅游经济先行探索区、国家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先行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休闲旅游目的地以及文商旅产业融合发展创新试验区,推动广清文旅一体化发展。
《建设方案》指出 增城地处穗莞深港黄金走廊的重要节点 作为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 是广州拓展珠三角东岸经济腹地的 “桥头堡”
增城是广东省唯一一个
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
拥有万家旅舍、增城绿道、
荔乡文化等旅游品牌
以及保存完整的南粤古驿道考古遗存
其中,增城榄雕入选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增城绿道总长度达563公里
是中国绿道建设的发源地
增城的定位
《建设方案》将增城区的定位明确为“以统筹城乡发展、打造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区为目标,以生态旅游、文化创意等旅游产业为重点,积极推动华侨城白水寨创意山水文旅小镇、1978电影小镇等项目,将增城区打造成为广州东部综合门户及粤港澳大湾区全域休闲生态旅游目的地。”
▲毛纬经/摄
合作区重点围绕5大方面
提出20项重点任务
最受关注的是交通设施建设
涉及增城多条线路
《建设方案》多次提出
着力推进位于增城的
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建设
▲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效果图
《建设方案》提出
为加快粤港澳大湾区
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
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
加快推进深莞增城际轨道、
增天高速等项目建设
▲增天高速效果图
《建设方案》提出
以国道G105、省道S267为依托
串联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等重要节点
打造文化创意主题旅游公路
以增城、从化、花都、清远等地的
绿道、步道及碧道为载体
衔接多条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游径
打造合作区旅游慢行道路系统
在构建三级旅游集散服务体系方面
《建设方案》提出
围绕广清接合片区客货运发展需求
以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清远高铁站等
区域交通枢纽为主要载体
打造二级旅游集散服务中心
《建设方案》提出
差异化打造
现代都市、生态体验、自然康养、
特色文化、美丽乡村等
五大主题旅游产品
▲毛纬经/摄
增城派潭生命健康小镇等温泉资源
增江、荔湖碧道、绿道串联
荔湖湿地、文化体育创意园、
增城广场、增江画廊等生态文化项目
1978电影小镇、珠江钢琴基地等资源
增城正果畲族村、瓜岭村等
研学教育载体和乡村创客基地
在五大主题旅游产品中被提及
同时
合作区还致力打造
五大黄金旅游线路
白水寨风景名胜区、二龙山花园景区、
莲塘村、何仙姑景区等
一批增城景点被划入旅游线路内
此外,《建设方案》还提到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端影视产业集聚区
支持增城1978电影小镇
引入影视制作、动漫游戏、
直播电商、数字创意、数字演艺、
电子竞技等新型文化业态
打造成为以新媒体+影视产业为核心
兼具文化休闲功能的电影特色小镇
建立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依托增城侨梦苑、广州科教城、 广州融创·粤港澳青少年交流基地等 积极引进港澳青年到合作区创新创业
《建设方案》统筹考虑 大湾区北部区位交通、 资源要素、产业发展等基础条件 合作区构建“一核引领、三轴联动、 一带串联、四区共建”的 总体空间布局
“三轴联动”的
文商旅融合发展轴
和自然康养发展轴
增城承担重要角色
《建设方案》指出,以广汕铁路为依托,串联蒙花布景区、1978电影小镇、增江画廊、荔湖、莲塘春色景区、何仙姑景区、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等资源,继续发挥增城万家旅舍品牌影响力,打造高端民宿集聚区。
依托新塘TOD枢纽型城市综合体,发展总部经济、高端商贸、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建设广州东部国际商务中心和商贸会展中心。
派潭镇有着丰富的温泉资源。《建设方案》指出,鼓励各温泉区差异化发展,提供各自个性化服务的产品,打造温泉养生精品路线,形成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自然康养发展轴。
“一带串联”中的
北回归线生态旅游经济带
增城提供重要支撑
《建设方案》指出,以北回归线生态环境为依托,以南粤古驿道、融创文旅城、芙蓉嶂、王子山、二龙山、从化温泉旅游度假区、流溪温泉旅游度假区、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等主要景区景点为载体,以健康养生、房车营地、森林康养、乡村研学、民俗创意等生态文旅业态为支撑,打造北回归线生态旅游经济带。
“四区共建”中的
新型商贸发展示范片区、
文商旅产业融合发展集聚区
也对增城多有提及
《建设方案》指出,新型商贸发展示范片区将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和新塘牛仔城等综合商业中心和商务办公区纳入其中,致力于形成新型商贸发展示范片区。
文化消费融合创新片区重点涵盖增城区,积极探索“文化”+“消费”融合创新模式,形成文商旅“创、研、产、销”一体化产业链,打造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高地。
来源:南方+客户端、区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