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下午,2021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增城区专场在增城区万达嘉华酒店举行。会上,增城区共签约新加坡丰树国际食品智能生产及供应链基地、融创南山未来城、正大现代农业+产融发展综合体、工信部电子五所仿真软件适配中心等47个项目,涵盖先进制造、总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等各个领域,其中投资10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5个。项目协议总投资达1845亿元,预计产值/营收超2400亿元。 签约项目47个
协议总投资达1845亿元
预计产值/营收超2400亿元
3月30日下午 2021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 增城区专场举行啦!
年会期间,增城区共签约新加坡丰树国际食品智能生产及供应链基地、融创南山未来城、正大现代农业+产融发展综合体、工信部电子五所仿真软件适配中心等47个项目,涵盖先进制造、总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等各个领域,其中投资10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5个。项目协议总投资达1845亿元,预计产值/营收超2400亿元。
启航“十四五”,奋进新增城。这是增城坚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打响的“第一炮”。
近年来 增城区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依托国家经开区 和国家级侨梦苑“一苑多区” 统筹建设创新平台载体 围绕高质量发展 狠抓招商促转型、狠抓投资扩内需 夯实经济稳健发展基础 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三年保持千亿规模
▲刘厚廷/摄
抓动工促投产
一季度58个重点项目动工竣工
“十三五”以来 增城加快构建起了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 及新能源汽车、大健康、 金融科技、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 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据统计
2016年以来,全区引进各类产业项目490个,计划投资额约3222亿元,预计达产年产值/营收约5650亿元。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增城累计签约项目135个,同比增长56.98%,注册(落地)项目127个,同比增长35.1%。
仅今年一季度以来,全区共有58个重点项目动工竣工,为推进全区产业结构升级、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民生福利水平增添新动能。
▲超视堺8K项目现场(毛纬经/摄)
中驰车福-维龙 华南电商产业园 是此次签约落户增城的 重点项目之一
项目运营方中驰车福联合电子商务(北京)有限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汽配供应链云平台,投资方维龙物流控股有限公司为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提供工业及物流设施的解决方案。
产业园总投资11亿元,计划成立华南区运营总部和结算中心,汇集中驰车福在华南区域的交易结算、后台运营、数据管理、供应链配送、仓储物流、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心和“互联网+”O2O服务运营中心等功能板块,湾区新增50多个COC(运营分部),构建完整的运营网络。
项目是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内的产业项目。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项目紧邻东北货车外绕线(广石铁路),连通京广、京九铁路干线,15公里范围覆盖中新知识城、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重点发展片区,与广州东部交通枢纽形成客货枢纽双轮驱动。
▲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中驰车福-维龙华南电商产业园效果图
而此前,增城还将招商洽谈由“面对面”变成“屏对屏”沟通,引进了日本排名第一的乳制品企业——株式会社明治华南新工厂项目,计划建设年产量约7.5万吨的牛奶、乳饮料、酸奶等乳制品及食品点心生产基地。目前项目已完成供地手续,土建施工已经进场。
▲资料图
优环境强服务
固定资产投资额连续三年超千亿元
作为广州经济发展的 重要增长极和动力源之一 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域、 穗港深黄金走廊 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 近年来增城的发展令人眼前一亮
数据显示
增城固定资产投资额连续三年超千亿元,2016-2018年,增城连续三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均超过30%,增速居广州市首位,2019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1213亿元,增长20.7%。
2020年,随着区内重点建设项目持续推进,增城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3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二,新发展市场主体年均增长率24.2%。
▲国家级增城开发区
出台“规划建设10条”、 推行审批告知承诺制、 探索有条件“拿地就开工”…… 增城打造了快捷高效的项目建设环境 强化了项目建设台账管理 有力推动了重点项目 尽早动工建设、尽快竣工达产见效
▲增城低碳总部园(毛纬经/摄)
以维信诺(广州)全柔AMOLED模组生产线为例。该项目于2020年初正式启动,8月28日完成主厂房封顶,11月8日工艺设备搬入,12月20日正式点亮,2021年1月项目正式投产。项目在一年内完成了“当年动工、当年建成、当年点亮”的目标。
▲维信诺项目产品展示
在增城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全球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日立集团下属企业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与世界五百强企业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共同投资的日立汽车马达系统开发及生产基地项目第一条生产线设备已完成安装和调试,已开始试验产品生产,第二条生产线设备计划今年4月搬入。
▲日立汽车马达系统(广州)有限公司(毛纬经/摄)
除此之外,国内首个双套H级重型燃机项目——华电广州增城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工程已全面投产,进入“双机”运营发电阶段。目前该项目日发电量达到1200万千瓦时,已并入电网;为9家企业供热,日供热量350吉焦,预计今年产值20亿元。
新基建重点项目——南香谷云数据中心一期已经竣工,并引进了中国领先的云计算基础设施提供商——浩云长盛集团共建“云计算集群基地”。
▲南香谷云数据中心效果图
出政策增后劲
密集出台20余个产业人才扶持文件
“十三五”期间,工信部电子五所——中国赛宝实验室启动了总部搬迁计划,从天河区来到增城安家。举“所”搬迁,这是一个浩大工程,其间牵扯到的园区生活配套、人才落户、员工子女教育、周边通勤等方方面面问题,既琐碎又磨人。
为了帮助项目顺利完成搬迁,增城区政府专门召开了两次协调会,领导亲自送产业人才政策上门,一件一件帮助项目梳理解决问题。
▲工信部电子五所总部(中国赛宝实验室) 毛纬经/摄
为增城产业政策竖起大拇指的还有新塘·中城智慧园。为推动新塘环保工业园加快转型升级,2019年,增城区引进中城新产业控股集团对园区进行转型改造及招商运营,致力打造一个智慧先进的产业发展空间。不到两年时间,园区已引进了40余家创新创业企业。
目前,园区已被认定为侨梦苑分园区,企业的快速发展也有赖于增城区大力的政策支持,从高新企业落户奖励,到创业补贴、租金补贴等。
增城出台多项政策措施 提高地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设立高质量发展基金、 乡村振兴基金、文旅产业基金等 为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 提供有力的金融服务……
依托国家级增城开发区、国家级侨梦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三大国家级发展平台,近年来,增城密集出台实施了20余个产业人才扶持文件,构建起涵盖招商引资、人才服务、科技创新、投融资等全链条扶持的政策体系。
政策“红利”释放的引力效应 也从经济发展的数据 得到了直观体现
2020年全区工业经济成功实现“V型”反转,增幅位居广州市各区第二位,商贸业指标加速反弹,商品销售额增速位居广州市各区第一位。截至2020年底,增城区各类市场主体总数突破19.6万户。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姚玉函 凌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