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位街坊到家园网发帖称,被“兄弟”(朋友)坑了钱!究竟是什么情况?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
据这位街坊描述:梁某,增城小楼人,我是在增城读职中认识他的,认识多年,我都当他是好兄弟了。最近他突然联系我,说因为疫情的原因手头紧,他自称在南沙丰田厂做,发工资就把钱还给我。
疫情期间几个月无工开,自己手头都好紧,不过鉴于和梁某甘多年“兄弟”,对方有困难无理由唔帮,于是就通过支付宝的花呗借了一千多给他。
点知借钱个时就好声好气,到左我支付宝花呗还款期,他还没把钱还给我也就算了,我只叫他还60元我吃饭,都不给!这就是朋友?就是兄弟?
然而事情,好像没有这位街坊描述得那么简单,因为向其借钱的“兄弟”也现身家园网发帖称,事件并不是他说的那样,而是这样的。
我曾经欠过这个人钱,但是他连续两个星期的吃喝玩乐都是我出钱的。
说好的AA,却不认账,然后就把我发到了朋友圈,完全不讲道理。
就当凭他的一面之词,没有任何证据。
事后还加我好友,说当天晚上喝了酒才这样的。
后来又了解到他因为信用卡逾期,所以才想到我。
我跟他讲了好久,左除右减之后,最终说好借他500元,我也把这500元转账给他了。
PS:其实做朋友在于坦诚,就为了这点钱就搞成这样,摆晒上台甘,大家觉得谁对谁错?搞到甘样以后仲有无朋友做?
如果当初,大家出去吃喝玩乐讲好现场结账时AA几好?但做朋友要做到甘都唔米甘好,打个比喻去酒吧消费,大家AA,买一打酒,有人喝了半打,他和5支,你只喝了一支,你愿意去AA吗?
只能说朋友间这样出去玩,盏伤感情。
此外,借钱归借钱,怎么又和吃喝玩乐AA扯上关系?应该一单还一单,将条数算得清清楚楚,免得大家都有误会。
|